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人文景观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人文景观

珍藏一段历史 留下一份物证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4-12-25 00:00 发布人:

——我县完成澜沧江上四件文物搬迁复建

  (《今日云龙》通讯员  李少军)  12月底,我县境内的飞龙桥望江楼顺利完成搬迁复建,至此,功果桥电站库区涉及的4件桥梁文物古迹的搬迁复建已全面结束。

  功果桥电站库区涉及我县境内文物古迹搬迁复建四项,即:滇缅公路上的功果老桥西桥墩、功果桥、钢桁桥和飞龙桥望江楼,县委政府对功果桥电站库区淹没文物古迹整体搬迁工作尤为重视,多次邀请省州文物保护单位的专家学者帮助论证,进行了实物指标评估,累计争取了1600多万元搬迁复建资金,并认真确定搬迁地点,做好土地征用赔偿等相关工作,逐一启动文物古迹的搬迁复建。

  我县最先实施的搬迁复建项目为滇缅公路横跨澜沧江的功果老桥西桥墩。功果老桥于1938年5月9日建成通车,曾经历战火的洗礼,解放后,受洪水冲刷,东桥墩被毁,西桥墩幸存下来,西桥墩高度接近10米,全部采用江边的大块石垒集而成,桥墩上方有一道可通行车辆的石圈门,上面刻着“帝国主义侵略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县上经过反复调研,确定将功果老桥西桥墩就地上移,并按原貌复建,搬迁复建工作已于2011年完成。如今,功果老桥西桥墩耸立在功果桥电站水库西岸,成了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功果老桥位于沘江与澜沧江汇合处的下方,而功果桥桥址却选择在沘江与澜沧江汇合处的上方,当年修建功果桥时,还建了一座横跨沘江的钢桁桥,该桥设计为不等跨石墩钢架面桥,桥长58.6米,桥面净宽4.2米,载重量为10吨,钢桁桥于1940建成,是云南省公路史上的第一座钢桁桥,云龙人称之为“小铁桥”。县委政府确定将钢桁桥搬迁到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宝丰原貌复建,工程于2012年完工,钢桁桥成了一座景观桥梁,只通行人员,不通行车辆,更有利于延长其寿命。

  当年修建的功果老桥的载重量仅为5吨,远远不能适应当时抗战运输的需要,功果桥备桥工程处又作出决定,在距功果老桥上游约700米处再建一座载重10吨的钢索吊桥,这座桥于1939年3月13日开工, 1940年11月14日建成通车。功果桥被称为滇缅公路的咽喉,抗战期间,日本曾出动飞机242架次,投下炸弹近千枚,对功果桥、功果老桥等目标进行了轰炸,功果桥被炸断,后来被修复,确保了滇缅公路运输的畅通,功果桥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珍贵物证。解放后,功果桥被保存下来,成为县城通往西部漕涧、民建、功果桥、苗尾四个乡镇和保山、德宏、怒江三个州市的重要通道。县委政府确定将功果桥搬迁到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宝丰进行原貌复建,该项目已于2013年底实施结束,为加强对功果桥的保护,我县加将其列为景观桥梁,只允许人员过往,不通行车辆。

  飞龙桥望江楼的搬迁复建已于今年下半年全面完成。飞龙桥是我县境内横跨澜沧江的第一座铁链桥,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是滇西农民起义军杜文秀派大翼长李玉树总镇云龙时倡修的,并为之赐名“飞龙桥”,望江楼建于飞龙桥西岸桥头,为两层楼阁,底层墙内镶有十三块建桥碑记,是研究杜文秀起义的重要史料。飞龙桥历史上曾经对云龙江东与江西群众的来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古代云龙八大盐井的食盐销往保山、腾冲、德宏、缅甸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飞龙桥毁于洪水,只幸存遗址和望江楼,望江楼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飞龙桥望江楼的搬迁复建上,县委政府充分尊重当地桥街村民的意见,确定将望江楼就地上移30多米,在桥街村内原样复建。飞龙桥望江楼地处功果桥电站库尾,如今,澜沧江水面、望江楼、桥街村的民居连为一体,行成了一道格外靓丽的景观。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