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云龙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云龙图片

石门、石人、石马、石栏杆!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4-06-24 00:00 发布人:

冬剑摄影作品

石门全景

座天观井

云龙保存完好的稀有清代“诰封碑”,都立于清朝乾隆或道光年间

杨名飏之母浩封碑亭“浩封碑”是我国明清时期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由于受文革“破四旧”思想及人为破坏,现云龙县境内保存下来的“诰封碑”已非常稀有。现存的云龙保存比较完好的稀有清代“诰封碑”共有三块,分别为“乾隆赐黄绍魁诰封碑亭”、“道光十四年杨名飏之母诰封碑”、“道光年间时任河西县训导黄镇之叔母解氏诰封碑”三块。现存的“诰封碑”都立于清朝乾隆或道光年间,历经两百多年的风霜仍旧挺立,这些“诰封碑”上的文字和浮雕依旧清晰,仿佛在诉说着当年一个个显赫的故事,并以此来启迪后人,激励后人。四柱风雨亭——黄绍魁诰封亭乾隆赐黄绍魁诰封碑亭位于诺邓镇诺邓古村东山,当地人俗称“官家坟”。浩封亭为风雨亭,由4根石柱耸立和石块打成瓦沟式样,石瓦下为石雕石拱,中间用篆书写了“诰命”两字,石拱下为雕刻的腾龙,龙头突出,祥云升腾,左右两边雀替为“双风”。左右两根柱子雕刻有两条巨龙,龙头向上,整个建筑雕刻艺术精美,栩栩如生。碑亭3米多高,诰封碑在“文革”时被人为敲碎,现仅存诰封亭。

黄绍魁,字希桥,号砾石,生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卒年不详。25岁由州学廪生中乾隆壬申(1752年)科举人,33岁赴京应乾隆庚辰(1760年)科进士。曾任顺天府宁河县知县,刑部广西司主政,敕授文林郎,赠承德郎。对家乡——诺邓古村重塑孔子金身,修建棂星门、文昌宫,对振兴家乡教育,加强礼乐教化,创建文明村风等起到重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高二低牌坊——杨名飏之母浩封碑亭此浩封碑亭位于云龙县城石门社区南山,当地人俗称“石人石马”,即杨家祖坟。“诰封亭”为一高二低牌坊式,此“诰封碑”是用当地的上等红砂石料雕刻而成,高近3米,宽近2米,是石门杨氏家族所立,碑前原有两棵立柱,雕刻为龙、凤、祥云等物,现已被人破坏,虽经数百年的日晒雨淋,但碑上的大字和浮雕,却仍然历历在目,栩栩如生。碑上开头有“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等字样,用于表彰杨氏家族德高望重的人物——杨名飏的母亲,为国家培养了人才。杨名飏出生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云龙石门井。19岁考取优贡,因受学使器重乃随之进京任儒学教职。杨名飏在京城几年后回云南,他先后在临安府、鹤庆州、楚雄府等地担任学正、训导、教谕等职。1808年杨名飏赴乡试中举,得到朝廷安置于陕西任职,到47岁任镇安县令一年后即授鄜州知州、汉中知府。此后杨名飏被授朝议大夫,接着调西安任职,先后授延榆绥兵备道、陕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等职。道光十四年,60岁的杨名飏出任陕西巡抚,兼兵部右侍郎衔、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道光年间特授资政大夫(正二品),代道光帝“华岳拈香”,委为乡试监临官、满汉武乡试监临考试官。1837年,杨名飏致仕回云龙,“秦境士民扶老携幼郊送千五百里”。“杨名飏之母诰封碑”表彰的是杨名飏母亲。在清代,只有经过几级政府层层申报,并经得皇帝的恩赐,才能树碑作传立“诰封碑”,由此可见,这杨氏家族当年是多么的显赫和多么的得“人心”。黄镇之叔母解氏诰封碑此”诰封碑“同样位于诺邓镇诺邓村东山,当地人俗称“官家坟”,地点在黄绍魁诰封碑下方几米处。碑刻于大理石之上,记载了道光年间时任河西县训导黄镇之叔母解氏由于模范遵守杨家家训,“德可相夫、教能启后、一堂环佩、和音克著······”特封为八品儒人。

云龙保存完好的稀有清代“诰封碑”,都立于清朝乾隆或道光年间虽然只有碑,碑座也较为简单,没有像“黄绍魁诰封碑亭”、“杨名飏之母诰封碑”一样有亭,但同样是诰封,像这种得到皇帝诰封的,更是无上光荣之事,家人都会把圣旨内容刻成牌匾或石碑,牌匾悬于府第或祠堂,石碑镌刻于墓前,以示光宗耀祖并永久流传,并且还具有较高的文化、历史价值,在古代封建社会的中国,为女人立碑的实例比较少,这位女人能获得皇帝恩赐的“八品儒人”,可见其当时的“功德”非常感人,是获得大家首肯的人物。

玉龙湾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