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医疗卫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疗卫生

医者仁心 杏林春暖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4-02-25 00:00 发布人:

——记云龙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左飚

  “我是一名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医生,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给病人开出的每一张处方都应该是爱的表达,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缴费单。”这是左飚院长在职工大会上经常说的话。朴实无华的语言,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人大代表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与自觉要求,表现了一个杏林中人对医疗事业的无私大爱与执着追求。

  漕涧镇位于县城的西南部,到秋收时节,放眼望去,田野里一片金黄,眼前还飞着蜻蜓,有红色的,蓝色的,很好看。可是,对于家住漕涧镇大坪村的祝应兰老人来说,只有黑暗。在她76岁的时候,太阳就再也没有升起过,她多想看看院子里那棵又被成熟的梨子压弯了枝桠的老梨树,多想看看孙子那张没有经过生活斗争过的脸。她只是看到死神就好像站在门外,都不用敲门就会悄无声息地进来。2008年,国家启动“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光明行动”,作为一名眼科医生的左院长背着药箱,扛着器械,不顾严寒酷暑,跋山涉水,到民建乡与怒江州交界处的红旗坝、丙栗坝,筛查白内障病人。他知道,得把国家的惠民政策宣传到村村寨寨;得把党的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他知道,他走在一条崎岖的山路上,他知道,他走在一条寻求光明的道路上。在他的努力下,使许多失去光明好几年的病人能够重见光明。80岁的祝应兰老人,做完手术后,再一次看见亲人时,激动不已,哽咽着说:“左医生,是你让我重见天日啊!”左医生说:“大妈,这都是国家的政策好,我们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老人回到家后,她重新料理起针线活,一针一线地执意为左院长缝制了一双布底鞋。那一双鞋,左院长一直珍藏着,舍不得穿。

  2010年9月1日晚22时许,左医生正在家里陪女儿过生日,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满屋的温馨祥和,左医生接完电话,说了一句:“出事儿了!”转身就走。母女俩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氛围,妻子连忙追出来说:“穿上大衣……”话还没说完,人已经消失在夜色中。原来,保山市瓦马乡何东大石房村遭遇特大泥石流,情况十分紧急。左院长带着医务人员,急迫地往出事地赶。大家只有一个信念,时间就是生命,救护车上不去了,他就带领大家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扛起担架背起药箱,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终于赶到了受灾地点。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儿,就紧急投入到救助工作之中,一直到天蒙蒙亮,才发现,很多巨石,仿佛从天而降,有些人的遗体已经被挖出来了,他瘫坐在地上,才感到四肢无力,满身泥泞,像从泥潭里刚刚爬出来一样。顾不得休息,大家继续努力着,清洗、缝合、包扎,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受灾人员的伤亡。这一救死扶伤的壮举告诉我们,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担当。

  就是凭着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团结带领全院职工,使得医院的医疗业务年收入由他上任前的80余万上升至2012年的715万,住院病人由每年300多人次上升至2012年的2400人次;建成了门诊大楼,住院大楼,廉租房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就是凭着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卫生院先后被评为省卫生厅、教育厅优秀教学点和州县“先进集体”。就是凭着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多篇医学论文在国家和省州县刊物上发表,主持的《微波热凝下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65例体会》等课题研究项目荣获州县表彰,荣获“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就是凭着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12年,他被当选为云龙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深入群众,为民代言,提出的《关于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编制的建议》等,都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采纳,逐一得到了圆满地解决。

  医生,延续着人们生命的长度。左飚,一个阿昌族汉子,一个来自于普通农民家庭的儿子,用自己医者仁心的崇高医德和实际行动,诠释着医生的全部意义;以自己杏林春暖的最平凡方式,服务社会,报答养育他的这一片土地。 (漕涧中学 胡莉)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