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3-12-20 00:00 发布人:
——县纪委“干群心连心”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今日云龙》通讯员 李菊美) 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县纪委监察局高度重视,心系师井村的发展、群众的冷暖,群策群力,结合实际,精心组织,真连心、连真心,按照“三进、三实、三提高”的要求,深入开展“一建五送”、“一连五要”活动,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以“抓教育,提素质;抓项目,强后劲;抓联动,促发展;抓作风,强落实”为重要举措,进一步深化“干群心连心”教育实践活动。
加强领导,精心筹备。一是强化领导,及时成立工作机构。形成书记总负责,副书记具体抓,委室细化抓的分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宣传动员,调查摸底。召开动员大会,明确目标任务,由委局领导带队深入挂钩村组和农户,宣传政策,掌握村情,了解民意。在此基础上,选准选好联系户,共确定100户群众作为委局机关干部职工的联系户。深入开展走访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驻村入户开展“一对一”走访联系活动。三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多次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参加的村情民情分析会,提思路、献计策、谋发展。
“一建五送”促发展,“一连五要”暖民心。一是发放干群连心卡100张,制作了“干群心连心”公示栏2块,协助挂钩村制作了“三公开”公示栏3块,公示了相关信息和工作进展情况。制定村规民约13条,在村民议事点绘制了5幅廉政文化墙,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自觉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二是送政策、送科技、送文明新风。共开展政策法规宣讲11场次、科技培训1场次、文明新风活动2场次,对全县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集中进行了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规范健全村务监督各项工作;三是结合村情制定发展项目计划12个,落实项目资金1300多万元;四是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共走访慰问贫困学生和贫难党员、群众62人,发放慰问款物10000余元。补助挂钩村和基层工作经费55000元,干部职工个人共捐款9525元,让基层干部和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既历练了干部,又解决了民困,凝聚了民心,推进了工作;五是开展入户帮扶和民情恳谈活动。活动期间,全体干部职工共进农家215人/次、住农家125人/天、参与农业生产活动108人/次、开展了体验式劳动2场/次,召开民情恳谈会24场/次、解决实际问题25件。六是开展“驻村办公日”和随机调研活动。活动期间共确定了3天“驻村办公日”,分别由委局领导带队,深入村组、街场现场办公,做到办公场所设在“村上”、业务办到“家里”、服务延伸到“地头”。组成三个随机调研组,开展随机调研10场/次,形成调研报告8篇。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基础、促成效。协调整合部门力量,县乡村“三级联动”,以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扶贫安居建设、产业培植、生态环境建设等为重点,着力加大项目落实和推进力度。共协调整合项目12个,落实项目资金1300多万元,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使师井村的水、电、灯光亮化、村庄绿化美化、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经济林果、畜种改良、蔬菜药材种植等支柱产业得到重点培植,农村环境得到进一步整治,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增强了发展后劲。
以“村企共建”为突破,实现村企互惠双赢。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新路子。通过共建理念、共建文化、共建机制,加强对企业和周边群众的管理,逐步实现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群众增收的互惠双赢局面。强化村企共建机制建设,规范用工制度,建立奖惩约束机制、融资机制、乡村两级和企业三方联系会议制度;加强企业周边农村发展,解决当地群众用工问题,在企业周边大力发展服务业;发挥企业协调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村委会+农户”等多种形式扶持结对村发展种植、养殖业,为群众增收致富广开门路,逐渐呈现出企业和村组互惠双赢的局面,银铜矿企业于10月顺利恢复生产运营。
强化督促检查,扫“四风”、抓作风、树新风。采取随机调研、明查暗访、专项整治、召开工作推进会等形式,加大对各项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强化各项措施的落实,专项整治狠刹“慵懒散慢玩浮”和“四风”问题,切实把强化工作执行作为作风转变的重要切入点,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全县范围内共开展随机调研10场/次、明查暗访26场/次,发现和整改问题16个,行政问责党员干部11人。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