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理论实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理论实践

打好“预防针” 走好“科技路” 打活“项目牌”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3-09-03 00:00 发布人:

——我县畜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今日云龙>记者  赵雪梅)  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广阔的草山草场优势,紧紧围绕“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特色化”的“五化”发展道路,着力打好“预防针” 、走好“科技路”、打活“项目牌”,畜牧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6月,全县大小牲畜存栏70.34万头(匹、只),出栏17.12万头(匹、只),畜牧业产值达2.71亿元,增长18.9%。

  打好“预防针”,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为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我县认真贯彻《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严格落实“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工作机制,推行“集中免疫、整村推进”,“321免疫”新技术和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切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各项工作,有效预防了各类疫病的发生和流行。1-6月份,投入46.12万元,为乡镇添置冷藏柜22台、冷藏包100个、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各11台,配发了传真机和打印机;全面完成春季动物免疫工作,累计注射W疫苗68.13万头(只),猪瘟、猪蓝耳病疫苗27.01万头,鸡新城疫疫苗52.7万羽,禽流感57.1万羽;开展了兽药饲料的质量抽查检测,共抽检兽药9个品种、饲料7个批次。同时,切实加强检疫工作,在11个乡镇86个行政村不同程度开展屠宰检疫、产地检疫等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累计实施屠宰检疫1.38万头(匹只)、产地检疫1.27万头(匹只),主要集市上市肉猪屠宰检疫率达100%,半年来未出现区域性重大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保障了畜禽产品安全。

  走好“科技路”,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近年来,我县按照促进体质增效的要求,切实加大畜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对畜牧产业发展的贡献率。1-6月,共投入25.4万元,为11个乡镇配备改良设备;投入30.3万元,引进种猪113头,分别投放宝丰、功果桥、长新、诺邓、关坪等乡镇;投入16.83万元,引进种公羊51只,分别投放诺邓、长新、宝丰、白石、功果桥等乡镇。完成肉牛冻配改良5497头、生猪改良25168头、种公羊异地串换2513只,推广良种禽111857羽、青贮饲料5799吨。同时,我县以县级集中培训、举办科普宣传,乡级举办各种现场培训和现场指导等方式,抓好科技培训和推广工作,1-6月共组织县乡畜牧科技培训69期6000多人次,有效提高了业务工作人员与广大养殖户的业务能力、政策水平和科学饲养管理水平,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

  打活“项目牌”,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我县从建设专业养殖户、规模养殖户入手,按照“选好户、上大户”的原则,围绕扩大规模、提高科技含量的重点,狠抓养殖示范小区的巩固、建设和规模户的培植,认真指导在建规模养殖户5户实施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建设,起草2013年畜牧业县级扶持项目实施方案,在开展2013年养殖项目征集和调研工作的基础上,新确定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户5户,不断提高示范小区的科技含量和养殖效益。同时,通过对县内畜牧业发展情况和项目资源进行认真分析,加大对畜牧资源的宣传力度,积极向上申报投资扶持项目,争取有关项目早立项、早实施、早见效,力争引进企业不断提高畜产品附加值,把畜牧业培植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积极鼓励和扶持畜禽产品营销贩运工作,培育能人大户进入流通,开拓市场,扩大畜禽产品的对外销售;努力培育和建立畜禽产品交易市场,为畜禽产品的流通搭建平台、创造环境;切实抓好品牌发展工作,积极营造品牌效应,提升畜产品价值。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