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人文景观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人文景观

一片被遗忘的抗战热土——漕涧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3-08-25 00:00 发布人:

◆  包祝林

  抗战胜利68年即将来临,我的故乡漕涧,我的前辈乡亲曾为抗战作出过许多贡献。这片热土,这些热血民众却被媒体淡出历史之外,影视无影,史迹无踪,报刊无字,令人惭愧!尽管如此,那个年代,那些事却永远传诵在漕涧百姓之间,津津乐道,飘荡在这片热土之上。史海岂能湮没正义,为抗战出力的业绩必当永传。

  1938年至1942年,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一集团军(远征军)在宋希濂将军的率领下,所属预备二师、36师、198师、28师、200师先后入驻漕涧,作远征前训。部队在漕涧开辟了东校场和西北大操场。部队驻训期间,预备二师市长顾葆裕将军关心地方教育事业,在他的倡导下创立了漕涧军民联立学校,即现在云龙二中的前身。顾将军派出属下校官雷泽光、江竹仁、李才足、刘义麟、杨俊鹏、陶禹川、汪雯然、陈凌云等人担任教师。时虽短暂,却为地方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漕涧是一个边远小镇,远征军三万多人驻防在此,所有村寨家家户户都有驻兵,地方为部队筹集了十余万斤军粮和大批肉食,组建支前运输大队,并由乡绅何浩东担任运输大队大队长,备有骡马230多匹,赶马人员60多人,随部队跟进,运军粮弹药,过怒江,越高黎贡山至龙陵、腾冲、界头等地,无数次遭受日寇炮火袭击,支前队运输队李芝阳等8人为国捐躯,损失骡马170多匹。继后当地百姓400多人又投入到抢修滇缅公路民工的洪流之中。

  1942年6月,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遗体从缅甸同古经野人山、片马、六库到达漕涧,乡绅何治捐出为其弟何泽在保山就学遭日寇轰炸罹难而准备的棺木一口,由漕涧乡民段宗义为戴安澜将军装殓入棺,然后在漕涧原文昌宫(县漕涧中心学校)举行公祭仪式(追悼大会)。灵堂上悬挂宋希濂建军撰写的挽联:

  身陷同古,丹心已向军前死;

  名驰缅甸,热血虽洒气犹生。

  1942年日寇攻陷腾冲县,县政府流亡避难至漕涧,漕涧乡绅何浩东将本户住房让与腾冲县政府办公及居住之用,直至滇西大反攻日寇败退撤离,该县府在县长张问德带领下,返回腾冲。流亡期间,县府一干人员的生活起居得到漕涧民众的支持赞助而得以安度危难。

  这片热土所发生的抗战佚事很多,可惜当时我尚处襁褓之中,未能亲眼目睹,抗战胜利纪念日临近,"九·一八"亦接踵而来,时值日本国又鼓吹复活军国主义,我于激愤之际而拟成《铭国殇》诗一首:

  八十年前匪嚣张,

  炮击沈阳,

  国殇国耻铭烙印,

  “九·一八”事变东三省陷亡。

  侵华罪恶血迹未干,

  今日禽兽又发癫狂,

  币购钓鱼岛魁首伸魔爪,

  贼性不泯小丑跳梁。

  凶残胃口再度扩展,中华岂惧倭寇逞强;

  抗日抗美史迹犹在,十亿同仇必败东洋!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