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理论实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理论实践

诚信经营 以诚换心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3-06-04 00:00 发布人:

  ——记云龙县第二届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李仕恒

  长新乡个体户李仕恒,1997由云龙锡矿改制下岗后,于1998年开始经商。十几年来,李仕恒始终秉承“诚信经营,质量至上,以善为本”的经营理念,经过艰苦努力,当初只有几平米的小卖部,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30多平米,投资为6万多元,货品齐全的百货店。

  以诚信把关商品质量

  从1998年营业开始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内,李仕恒一直坚持“先办证照,后才经营”的原则。十几年间,他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更换了各种证照,保证了各类证照的有效性。并将有效证照放在百货店的显眼位置,接受各执法部门、政府机构及消费者的监督。

  食品安全无小事,坑农害农天理难容。自经商以来,李仕恒严把食品质量关,自觉执行食品质量进货查验制度、购货台账制度、质量自检制度和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坚持每进一批货都要亲自检验质量及保质期,查看供货方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相关的证件,并详细记录好进货台账。每月10号定期对货架上的食品进行自检,对过期食品及时下架;对来路不明的上门推销的食品,坚决不采购;坚决不销售“三无”食品、变质食品和过期食品。

  2010年6月份,一个顾客走进李仕恒的百货店,自称是某食品公司的送货汽车司机。他说,假如从他那里进货,然后在他的食品销售帐单上多写几件价格贵的食品,等他回公司报销后,有李仕恒一份好处。但李仕恒拒绝了这个要求。司机继续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李仕恒就告诉他,这事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做,自己从不从不正常渠道进货,并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这时,司机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李仕恒的手:“我就是那家食品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食品经营业主,我今后会常来!”他的坚持,赢得了这位老板的信任与认可,李仕恒想,这便是坚守诚信的力量。

  以诚信把关顾客利益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千万百姓的切身利益甚至是生命健康。经营食品完全是良心活,容不得半点掺杂掺假。地沟油、假羊肉、黑作坊等问题食品等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导致人们不敢吃这,不敢吃那,使人们生活在心惊胆战之中。遵从道德规范的经营反而成为稀缺商品,这让李仕恒很心酸,同时对那些黑心经营者,深恶痛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经商十多年,李仕恒一直遵从“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的原则,将人们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不销售假冒伪劣食品。他坚信一切经济行为背后均应有道德观念支撑,诚信经营与经济效益完全可以良性共生,以人为本的道德规范最终能帮助自己实现收益最大化。

  食品质量才是硬道理,好的食品质量,才能赢得好的经营信誉。诚信经营,就从食品质量抓起。2011年10月份,正值牛奶销售旺季,我在自检中发现被压在底层的大概8箱12包装的某品牌纯牛奶还有三天就到保质期了。他正想着如何处理呢,一个朋友走过来,劝他说,不是还不到3天嘛,再说了,谁看保质期啊?放在上面,买的人顺手一提就走了,谁还那么仔细看?李仕恒想,也是啊,来他这里买东西的人从来都不看保质期的,200多元的损失,要卖多少小食品才卖得回?但是,他转念一想,不对,别人来店里不看保质期直接拿走是对自己莫大的信任,顾客相信自己能把好质量关,绝不能因为区区200多元钱而做出这种有损他人健康的事情,也不能辜负了大家对自己的信任。因此,李仕恒毅然当着我朋友的面直接把8箱牛奶拆开,将每包牛奶剪开倒进一只小桶里,准备喂猪。朋友见状直夸他诚信,还把这件事到乡亲之间宣传,之后,到他店里买东西的人更多了。事后,李仕恒想,“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假如当初他真把那8箱牛奶混着卖了,大家知道以后,谁还敢相信他啊。

  以诚信把关服务质量

  做生意,诚信是根本,品质是保证,服务是关键。作为服务行业,自己的言行举止都会受到顾客的关注,进而影响顾客的心情。微笑是给他人传递温暖的第一信号,能与顾客搭建平行的心理桥梁。到李仕恒的百货店,不管买不买东西,他都会笑脸相迎。所以李仕恒的百货店一开门经营,经常会有附近一些朋友来我这里闲聊。微笑服务的推行,使顾客在店里感受到了尊敬,优质的服务态度使他赢得了更多顾客的青睐,不仅提高营业额,同时也提升了小店的美誉度。

  由于经营有方,服务到位,商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李仕恒的商店总是顾客盈门,生意红火,他的高尚品质赢得了良好口碑。(县文明办供稿)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