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理论实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理论实践

强基固本促和谐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3-05-06 00:00 发布人:

  ——县公安局开展“三项建设”工作纪实

  (<今日云龙>通讯员 施   帆) 几年来,县公安局以开展“三项建设”为契机,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的战斗力、执法公信力和社会亲和力,促进了“平安、和谐、活力云龙”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治安环境。

  信息建设彰特色

  县公安局始终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为载体,以信息化建设引领警务机制变革,推动“科技强警”,向信息化要警力、向信息化要战斗力。一是求支持。主动向县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汇报公安“三项建设”工作,积极争取支持。几年来,县政府投入150余万元,公安机关自筹经费850余万元,累计投入达1000余万元,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解决了工作推动中的瓶颈问题。二是建通道。优先建设公安网络“高速路”,采用了100兆电信光纤接入公安网,将派出所宽带全部扩容为10兆,实现了四级公安网络的全面联通扩容;将县局信息中心升级为双层交换机,提高了信息交换速度和能力;投资7万余元完成了公安通信和办公网络的应急电源改造,保障了公安网络电源安全;公安网计算机全部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提升了公安网络安全水平。同时,为全局25个基层所队开通了互联网,全面加强了虚拟社会管控。三是搭平台。完善了指挥体系。完成了“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升级改造和350兆集群通信系统建设,完善了接处警工作机制和各类重大事(案)件的处置预案,加强了指挥中心建设,提高了扁平化指挥和应急快速反应能力;建立了县局到各派出所的视频指挥系统、督察系统,降低了会议和警务督察成本;大力推广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四是推防控。几年来,自筹资金300余万元先后在诺邓镇和漕涧镇、功果桥镇、团结乡、关坪乡、检槽乡建成6个公共视频监控系统;投资近70万元在县城、团结、长新、苗尾、功果桥、漕涧建设了5个公路智能抓拍卡口和2个加油站抓拍卡口;在全县95家宾馆酒店、3家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点、12家歌舞娱乐场所安装了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和二代证读卡器;为一线部门装配智能核查读卡器80台;投入6.5万元加强网安技术装备建设,加强虚拟社会管控。五是抓采集。在全警叫响“不懂信息化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不懂信息化的民警将失去工作岗位”的口号,营造浓厚的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氛围。组织开展信息采集会战,并形成信息采集常态,推动全警采集录入警务信息。六是强应用。几年来,运用信息化手段破获各类案件259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14人、吸毒人员32名;查获涉案车辆24辆,找回失踪人员9人;及时发现并制止各类治安案事件324起;清除互联网有害信息3万余条,净化了网络环境;及时发布互联网舆情信息1200条,为党委政府工作争得了时间,赢得了主动。

  规范执法促和谐

  县公安局树立“规范执法促和谐”的理念,通过轮训轮值、法制业务培训、执法质量检查、执法档案评比等多种举措,提高民警规范执法水平。局党委提出了“抓执法规范化建设就是抓形象、抓队伍、抓全局”的工作理念,并在全局上下达成共识。强化组织保障。明确公安机关“一把手”对本单位、本部门的执法规范化建设负总责,出台了《执法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和《执法规范化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分解》等一系列文件,明确各执法部门的具体任务,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强化警务保障。先后投资80余万元配备车载执法取证仪19套、单警执法记录仪124套,全部装配到一线执法部门和民警;筹集经费160余万元,完成了1个执法办案中心、9个执法办案区的规范化建设。规范执法责任。建立“案件主办人、部门法制员、部门领导、法制审核和分管局领导”五级把关制度,明确每一环节的执法责任,形成“主办、主管、审核、审批”的责任链条,对发生执法过错的,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规范执法程序。针对现场勘查、涉案财物管理、强制隔离戒毒等容易出现问题的执法环节,制定了《行政案件办案程序流程》、《刑事案件常用办案程序流程》等多项规定,使民警明确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增强了刑事执法、行政执法的可操作性。规范执法行为。制定了《日常督察考核办法》,加强对民警日常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民警规范执法的自觉性不断增强。

  警民关系显和谐

  县公安局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思想,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细致的措施,努力营造人民公安亲民、为民、保民、爱民的和谐氛围。一是强化矛盾纠纷化解排查。深入农村、社区,协调配合相关职能部门,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100余起,最大限度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深入中小学校、集镇、农村、企业开展各类宣教活动500余场次,印发《法律知识》、《安全防范知识》等资料8万余份,现场为群众解疑答惑,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引导群众学法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二是认真开展帮扶济困活动。几年来,全县公安机关和民警走访困难家庭600余户2000余人次,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50余万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问题200余个;三是认真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先后出台了上门办送证、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网上服务等便民利民服务举措30余项,进一步加强户政、出入境、车管、派出所等窗口单位建设,着力转变窗口服务“冷硬横推”的情况,认真落实便民利民服务承诺。几年来,户政、车管等窗口部门深入边远村寨开展上门服务29000余人次,免费办送证3000多人次,提升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从而进一步融洽了警民关系,赢得群众的赞誉和信任。在全县政风行风满意度测评中,群众满意率都在90%以上。2011年,被州人民政府评为2009至2010年全州“政务服务先进单位”。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