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3-02-04 00:00 发布人:
(<今日云龙>通讯员 尹云彬) 漕涧镇漕涧村以扶贫开发“整乡推进”为契机,树牢创新意识,全力探索村政管理、扶贫开发、公共场所建设、产业培植新模式,项目实施一年来,漕涧村民生得到了切实改善,全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宜居指数和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创新村政管理,破解管理瓶颈。漕涧镇充分结合本镇实际,打破原镇政府直接管理集镇的模式,变由漕涧村为集镇管理主体的“村政管理”新模式,把“村政管理”工作作为整乡推进工作的重点来抓,建立了新的集镇管理机制,发挥了群众的主体作用。组建了“村政管理”中队和环卫队两支专业性管理队伍,招聘城管队员6人,环卫工人12人,购置了价值15.9万元的环卫车一辆,通过多方整合,争取到垃圾桶100余个,在瓦贡公路过境段种植大红花100棵。现正积极筹备建设总面积20亩并具有停车功能的中心晒场一个,建设总投资73.8万元的公厕两座、垃圾焚烧池一个、垃圾中转池一个。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及人员配备,有效促进了集镇治理效果,提升了集镇公共服务效率,集镇环境、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深受群众的赞誉。
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异地搬迁,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漕涧镇漕涧村是我县居住最为集中的行政村之一,全村农户2979户,总人口达14000余人,由于贫困及历史遗留等原因,漕涧老街群众住房条件十分拥挤,三四户同住一幢房屋、六七户共挤一院的情况比较突出。涉及住房拥挤特困户212户912人,群众对扶贫搬迁的愿望较为强烈。此情此景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妥善解决这一难题,结合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工作,在州县各级各部门的关怀、帮助和支持下,争取并实施了茶山易地搬迁扶贫项目,切实解决群众住房拥挤的困难问题。漕涧茶山易地搬迁扶贫项目财政总投资528万元,扶贫搬迁182户,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户均占地0.33亩,户均财政补助1.3万元。建成安居房182套12740平方米、引水管道8.46千米、水池60立方米、进村公路0.972千米、人行道混凝土路面4191平方米,输电线路3.8千米及变压器1台、安装电磁灶182台、安装接通182户电视接收工程、卫生室60平方米、公厕60平方米等,群众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加大项目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总投入500多万元,将原漕涧镇废弃电影院(漕涧电影院)和垃圾场改造成为总面积一万余平方米的漕涧镇民族文化广场——永定广场,内设公园、灯光球场、门球场、老年活动中心等实施,使之成为漕涧镇有史以来唯一的配套设施齐备的民族文化广场,成为漕涧镇各族群众文娱、体育、健身、休闲和老年活动中心,备受广大群众的赞誉。投资40万元实施彝族二组道路硬化亮化工程,建成文化娱乐广场一个,内设篮球场、议事点、路灯、看台等设施,硬化道路550米,受益48户;投资45万元实施老街硬化亮化工程,受益2000余户,硬化道路2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5盏;投资50万元实施硝水塘独家村道路硬化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10盏,硬化道路1200米,村民议事点一个,受益136户。
培植新型产业,增加群众增收点。漕涧村充分结合本地实际,着力打造漕涧镇新型大棚蔬菜实验示范基地建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推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好地实现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幸福指数。作为漕涧镇整乡推进项目之一的漕涧村新型大棚蔬菜实验示范基地,初步建设面积360亩,今冬又引进种植意大利超级蚕豆200亩。基地年产量3600吨,产值720万元以上,直接受益农户65户245人,安置众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许许多多村民不必出远门而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打工的愿望。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