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3-01-15 00:00 发布人:
——2013年云龙县“两会”侧记(一)
□ 字松芳 字学明
窗外寒意阵阵,会场暖意融融。在我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县政协八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会场内外,代表委员们思想的火花交织碰撞,睿智的声音萦绕回响。“建设美丽幸福新云龙”、“我们信心百倍”、“云龙大有希望”……铿锵激昂的话语、满怀酬志的面容,无不传递着云龙人脚踏实地谋发展的最强音,它汇聚成一股发展的合力,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埋下伏笔,谱写出动人的乐章。
“很多成绩都用数字说话,两位数的增幅让人充满信心”,人大列席人员李汝政说。 代表和委员们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讲成绩仅用了四分之一的篇幅,多运用数字说明,简洁明了,体现了十八大召开以来的精简之风。而报告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谈2013年的工作打算和今后五年的工作谋划,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对未来的未雨绸缪和精心谋划”。
2012年,我县实现生产总值36亿元,财政收入跃上3.49亿元台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跃上7.9亿元台阶,工业总产值超过29.9亿元,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八大支柱产业欣欣向荣,电力产业再掀新高潮,“三农”工作再迈新步伐,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回首2012年,我县冲破重重阻力,克难攻坚,砥砺前行,全面发展,经济社会赶超跨越势头强劲,几项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州前列。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实现全面赶超跨越的冲刺之年。云龙的发展后劲几何?云龙人将如何谋定而后动?连日来,未来发展大计引来无数云龙人民的目光。
走乡村、访百姓,到企业、入社区,为了开好大会,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会前做了大量工作。实地调研,通过深入基层倾听民情,沟通民意,汇集民智。“这回好了,以前村村通看不着的台,现在可以看了,连中央3台、6台都收得到,和城里面的一个样”。这是人大代表张建花在两会前深入关坪乡浪泥场村民小组时,村民吴绍兵高兴地告诉她的。“今年我县县财政安排200万元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这件实事群众非常欢迎”,张建花告诉记者。“实现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幸福指数”这是政协委员杨永安最关心的问题,“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产业,推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他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
各种声音传递发展期待,不同见解蕴含拳拳真情,对未来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献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发出了肺腑之言。
“十项惠民实事,每件都是通过实际调研,十分贴近群众所需,投入的资金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切切实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政协委员杨国飞说,“今后五年所提出的奋斗目标,主题鲜明,目标明确,为我们指明了奋斗方向,所制定的目标也完全符合我县实际,相信通过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提前实现”,杨国飞对未来充满信心。“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县城供水困难,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人大代表张玉森说,县城供水问题一直是广大市民最关心的事,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实施的“十件惠民实事”中,为解决县城饮水困难,县财政安排600万元,这给广大市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抓项目增投资,建设活力云龙”;“抓产业强实力,建设富裕云龙”;“抓城镇带农村,建设美丽云龙”;“抓生态保环境,建设绿色云龙”;“抓民生强保障,建设幸福云龙”;“抓稳定促发展,建设和谐云龙”。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段冬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用了六个“云龙”道出了云龙今后五年发展的前景,向全县人民描绘出了新的发展蓝图。
“回首昨天,我们欢欣鼓舞;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我们一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政治热情,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聚助推之力,为建设‘美丽幸福新云龙’作出更大的贡献!”代表、委员们说民声、表民意。对于2013年的春天,云龙的春天,我们充满期待。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