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3-01-13 00:00 发布人:
◆ 李维丽
第一次听说云龙县漕涧,亲切感油然而生。“漕涧”里有个“涧”字;而我的老家在南涧,里面有一个“涧”字;我的小名“涧存”里也有一个“涧”字,这或许就是缘分。记得小时候爷爷帮我取名字的时候,是因为我出生在南涧,我是家里大孙女,存在南涧——便是名字的来源,希望一辈子留在爸爸妈妈的身边。当然,我从不迷信,可是当这三个字同时映入眼帘,出现在我生命里的时候,我只觉得这是一种巧合。当我毕业参加工作来到这个只听说过但不曾谋面的地方——漕涧,就注定了我会和漕涧书写一串串关于缘分的故事。
我的漕涧梦
一种缘分,一种巧合,来到了漕涧,留下一串生命的足迹,一段生命里的流年岁月。我的青春与梦想,将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带着我的缘分,踏上了这片热土,人生的另外一个转折,不知道等待我的会是什么样的崭新生活。云龙这片土地有我爱的人,爱的梦,这是我去云龙、去漕涧前所想的。
2012年9月份,带着陪伴我这些年读书生涯的行囊来到了漕涧。在家里拖鞋、短袖,是我休闲时的装束,我喜欢做个闲人,让时间遗忘的人,闲的时候可以写自己喜欢的文字,听自己喜欢的歌,看自己钟爱的节目。经过6个多小时的车程到漕涧,记得来的那天刚好下点小雨,漕涧的气温下降了很多,空气中带着寒意,心里却透着暖意,这是漕涧留给我和家人的第一印象。
怒江峡谷第一镇
漕涧镇有怒江峡谷第一镇的美称,位于云龙县城西南部,地处大理、保山、怒江三地州结合部,是大理州的西大门,通往怒江大峡谷的必经之地。国土面积为393.65平方千米,是云龙县最大的乡镇。漕涧镇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经济迅猛发展。这里除了本土民族外,还生活着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我工作的漕涧中学就位于镇中心,出门就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路人、挂有各地车牌号的汽车。来这里,吃、住、行都很方便,各种娱乐设施齐全。去下关、保山、昆明、六库等都有直达的客车;犹如仙境的下澡潭温泉敞开胸怀,在露天游泳池和泡池里一边浸泡温泉,荡涤尘世的喧嚣,一边还可沐浴阳光、仰望蓝天白云、看头顶上飞过的小鸟、聆听温泉林里的蝉鸣、嗅闻泉边野花之香,让人悠然自得;乡镇集镇建设规划有序,有开发区、红绿灯、老街子。在我老家没有一个乡镇可以达到这样的发展程度。这是漕涧留给我的第二个印象。
初为人师
对于我这个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来说,漕涧中学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讲台。第一次走上讲台,看着同学们齐刷刷的眼神,做好充分准备的我多少还是有点紧张。在课上,我给同学们讲美术概论,我想通过这一课让孩子们知道美术课是什么,美术的专业分支、美术语言、美术的综合能力设计。现在还记得,第一节课最后15分钟,我让同学们画一幅以《希望》为主题的画,一开始有同学问我“老师,什么叫“希望”,“希望”要怎样画,我告诉同学们,“那你想一想你最想做的事,你最喜欢做的事,比如,过生日你最希望收到什么礼物,初中毕业你希望怎样等等,把你想到的用笔画下来”。同学们好像领悟了一点,思维打开了,下课后,看着他们交上来的作业,很多同学画得很好,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都很强。记得有一个男同学画了这样一幅画,“一个旗杆,旗杆旁边站着一个小不点在升旗,边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升一次国旗”,后来我帮这个男同学实现了他的愿望。还有好多好多孩子们美丽的梦想,我没有能力去帮他们实现,但是我相信在孩子们的努力下,一个个梦想都会实现。这是我一生中为孩子们上的第一节课,自我感觉很好,至少我看到了我的进步,收获了与孩子们相处的一些心得;看到90后孩子的成长,很高兴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接触更多的东西。
漕涧的学生很调皮也很可爱。在和很多老教师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因为漕涧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漕涧的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社会环境复杂,所以这里的孩子比较调皮,这在我后来的工作中体会到了。因为我还承担了历史课教学工作,对于我这个外行人来说,面对这些基础参差不齐,甚至顽皮捣蛋的学生,真是令人头疼,每次看到月考成绩,我都特别内疚。再加上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不如意,曾经想象的一切美好都消失了,我开始讨厌这里,讨厌这里的一切,甚至讨厌教师这个职业,后悔当初来这里。在来到这里的第三个月,多变的气候导致长期感冒,让人绝望。第一次我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想带上行李去旅行,丢掉所有的烦恼。不过我没有困顿于这迷茫中,静下心来找了好多原因,工作上或许是我把成绩看得太重,给自己太大压力,他们毕竟是一群孩子,我应该去适应他们,适应这个环境。后来我试着开始亲近他们,了解他们。我无法改变环境,那我可以改变自己。一周后,好像同学们开始喜欢我了,我也和同学们走得更近,觉得孩子们其实也很可爱。一学期快结束,我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适应了和孩子们相处。感到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息息相关,我想这也是在漕涧这片土地上作为教育者都在思考的问题。这是漕涧在我工作、生活中留给我的第三个印象。
希望的田野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悠扬的歌声在耳边回荡。刚来漕涧时,远远望去便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稻谷还没有收割,漕涧坝子是一片金色汪洋,田野里农民伯伯在辛勤劳作,畅想着幸福的未来。收稻谷的季节是人们最忙碌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在繁忙并快乐中起早贪黑。走在路上,随处可见田野里打稻谷子的人们,还有捉蚂蚱的小朋友。夕阳西下,很多人还在地里忙碌着,带着草帽,弯着腰,衬托着黄灿灿的稻谷。伴着稻谷的清香,远处升起了青烟,天际有几只不知名的鸟儿飞过;公路上老式拖拉机“轰轰”的奔跑声,在向人们宣告丰收的喜悦。好一幅如诗的秋景图!
进入冬天,漕涧的田野是一片绿色的地毯,可以沉浸更多的希望。没有了秋季的繁忙,多了几分寒意,然而冬天漕涧的田野依然美丽。刚刚播种下去的小麦,充满了生机,与当地白墙青瓦的房屋相宜得章,这是漕涧冬天里最美的一景。漕涧田野因为季节的变化出现不同的色彩,田野里层层的梯田,层层颜料,每一个季节都是一幅涂上很多颜料的油画,色泽丰富而不花哨,在我们眼里她永远是最生动、最美丽的画面。这便是漕涧留给我的第四个印象。
漕涧神韵
追寻你,古朴的昨天,辉煌的今天,灿烂的明天。我曾多少次徘徊在那条铺满青石板的古道上,茶马古道上马帮的铃声犹在耳畔。如今,马帮在现代文明中渐行渐远,那条饱经沧桑的青石板依然存在,这是你留下的遗韵。玉皇阁是你古朴的标志,悠远动听的钟声随着星转斗移的节奏响起,墙上的碑文是你对历史无声的记载,深含蕴意。新时代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古镇将迸发新的生机。2012年4月大理州作出决定,用五年时间打造漕涧工业核心区,规划面积10平方千米,主导产业有机械加工、林板材、化工等。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古老的漕涧更增添了几分的神韵和活力,涌动着漕涧今天的灿烂和明天的辉煌。
在漕涧,我曾迷茫过,徘徊过,哭过,在我最绝望的日子里,脑海里浮现出来漕涧这段日子里发生的、看见的一切。这一刻我不再犹豫,记录下这段日子的生活,我想我已经爱上了漕涧,爱上了这片土地。
和漕涧前世今生的缘还在续写,你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我都将一一见证。你给了我一个缘、一个梦,可是今天,我放下了所有的失落与痛楚,只愿与你一起诉说这一段缘。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