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2-12-07 00:00 发布人:
(<今日云龙>通讯员 张雄伟 陆雁旭) 在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中,我县不断巩固和扩大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建立健全一套务实管用的常态化和长效化机制,不断丰富服务群众内涵,着力提升为民服务实效。
健全深入群众机制。一是建立“三包四联户”机制,推动干部深入群众。实施“县级领导挂村、县级部门包村、下派挂钩人员包村级项目”三项机制,整合工作力量,形成服务群众合力,全县11名县处级领导挂钩11个乡镇和30个行政村,县级86个部门挂钩86个行政村(社区),全县近5000名干部走访和联系群众;二是完善“三家四百”活动机制,转变工作作风。各级干部常到群众家,把人民群众当家里人;常听群众言,把群众的话当家里话;常解群众难,把群众的事当家里事。深化和扩大“串百家门、听百家言、知百家情、解百家难”的“四百”活动成果,倾听民意、掌握民情,切实转变作风,察民情、解民忧;三是建立“1+X”联系制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行每名党员联系1户或多户群众,实现党员与群众之间“全方位覆盖、零距离接触、点对点服务”的联系服务格局;长新乡探索建立“1+X”党员结对联系帮扶机制,推行“四有四先四评”工作法,成为基层党建案例,入围全国120例典型案例。
丰富服务群众内涵。县委领导同志身体力行,带头驻村调研、蹲点联户,以实际行动带动全县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调查疾苦、倾听呼声、解决困难。关坪乡开展“宣传下访强素质、服务下访惠农家、发展下访保增收、平安下访促和谐”的 “四下访”活动,机关党员干部纷纷深入基层,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与广大农村群众一起寻求致富途径,破解发展难题。通过“下访”共排查出各类纠纷654起,解决267起。县法院为方便农村群众及时维权,变“等案上门”为“巡回立案”,变“坐堂问案”为“办案到村”,把田间地头、乡野村寨变成开庭的场所,既方便了群众诉讼,又提高了群众法律意识。截止目前,各级党员干部深入走访和联系群众34578户,实现“全覆盖”;召开民情恳谈会386场,发放民情联系卡36280张、建立民情台账10303套,征求意见、建议7244条。
确保帮扶群众实效。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收集民情反映事项,引导群众抓住机遇、坚定信心、促进发展,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漕涧镇仁山村组建“党员先锋队”,在抢险救灾、矿山协调、综治维稳、村容整治和党员致富的各项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功抢险救灾10余场次,挽回和减少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帮助群众排忧解难56起,化解矛盾纠纷212起;帮助群众增收致富356户,实施致富项目10余项。县委“四群”办和县林业局牵头对全县泡核桃进行再普查,摸清了120.62万亩,1085.62万株的“家底”,为念好“山水经”、延伸产业链提供决策依据。截止目前,各级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0859户,为群众办好事实事7037件,解决实际问题1752个,办理群众普遍关心的热难点问题626项,落实项目530个,争取资金8.83亿元。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