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人文景观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人文景观

宝丰白族语对联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2-11-20 00:00 发布人:

     对联是汉语的独特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但在云龙县宝丰古镇,却保留有一副写于清末的白族语对联,堪称文化奇观。

从前宝丰以出产优质食盐著名,古称金泉井、雒马井,为云龙清代八井之一。在宝丰民间流传的白语对联有上百副,但因白族无文字,白语对联多是口头传诵,书写时都是用汉字记白音。如果从汉字的字面去释读白语对联,是无法读懂的。宝丰的这副白语对联,写于砥柱桥头的一块照壁上,原配有一幅水墨画,可惜毁于上个世纪中叶,作者无考。联曰:“鼓斗堡孟奔甘火岳粉日块斯给窍;额美座汪楞戈只古伙比节呢安肥。”译为汉语意为:“桥头旁边那几户豆油粉饵块最好卖;衙门外面这两街古建筑盐井也耐瞧。”用汉语来解释,似乎算不上什么对联,但是用当地白族话读出来,却独具韵味,对仗工稳,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宝丰下营街民宅沿沘江西岸而建,主大道直通砥柱桥头。书写对联的照壁,立于下营街南面,正面竖书“彩云南现”四个大字,背面就书写着这副对联。对联中“桥头旁边那几户”,是指建于明代嘉靖七年(1528年)的砥柱桥西头的那片民居,从前多是店铺、酒肆、茶楼、客栈。砥柱桥建于明万历末,因中央桥墩建在江中巨石上,故得名砥柱桥。桥上有《重修砥柱桥碑记》和1913年任云龙知事的丁润身撰书的一副对联:“谁人敢做砥柱,桥横卧两山,担当千夫万马;我心愿效沘江,水环流七里,联络一城五乡。”砥柱桥原桥于1965年拆除后,建有一座钢索吊桥,1994年又改建为如今的石拱桥。“豆油粉”即是豌豆粉和稀豆粉,自古以来,宝丰镇制作的豆油粉味道鲜美可口,远近闻名。“衙门”是指旧县政府所在地,明崇祯二年(1629年),云龙县治从旧州迁到宝丰,至1929年从宝丰迁至诺邓镇石门,宝丰作为县治,足有300年多。宝丰在这一时期,经济文教都十分昌盛,呈现出“建学宫、设邮亭、理盐业、拓盐路、开农田、定田赋、编州(县)志、建书院、调纠纷、解民忧、昌勤政、修津桥”的繁荣景象。“两街”指衙门前的上街和下营,作坊相连,物美人娴。“古建筑”是指明清至民国以来的白衣阁、太和寺、邮亭、古戏台、秀峰塔、勤政亭等50多处寺宇宫观和近百院鳞次栉比的民居院落。在这些风格多样、中西合璧的古旧民居里,有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第一任校长董泽的故居。“盐井”是指宝丰盐井,与著名的诺邓井相媲美,有千年历史,明清最盛。2007年,宝丰古镇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张启发 云南日报)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