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人文景观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人文景观

诸葛亮与汉营——保山诸葛营的历史文化之谜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2-11-20 00:00 发布人:

 

诸葛亮留在云南的史实或民间传说

其文化影响力穿透了千年时光至今明亮,使那远去的岁月生动有趣

—— 保山诸葛营的历史文化之谜

诸葛营遗址全景

明刊本《诸葛孔明全集》诸葛亮画像

保山武侯祠内的诸葛亮塑像

诸葛堰遗址局部(张四云摄)

■ 肖正伟

保山市隆阳区城南5公里处永昌路东侧,有一个村子名叫诸葛营,又叫汉营,最早称凤凰村,今有居民1200多户,4800多人。大姓有杨、张、葛等。在这里,祖祖辈辈都在传说他们遥远的历史,一些传说已被考古发现证实。

诸葛营与汉营

诸葛营的汉文化历史久远丰厚。仅是诸葛营村名的来源,就有其悠久历史。据村里武侯祠中明宣德年间孔初撰写的《诸葛忠武侯祠记》载:“民相谓曰,若等诸葛公遗民也,相率安营屯兵,以生以长,遂名之曰诸葛营。复于营中构诸葛祠。”明万历《云南通志·卷二》也说,诸葛营“相传诸葛孔明南征屯兵之所。孔明既凯旋,汉人有遗于此者,聚庐世居,至今犹称为旧汉人。”这说明,诸葛营的汉族居民至少在明代以前就在此定居,而不像云南其他许多地方,汉族居民多是明代大规模迁移而来。在诸葛营世世代代的传说和地方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这里是诸葛亮军队的“安营屯兵”之地,当地的居民是诸葛亮军队南征平定永昌郡后的“遗民”,故这个村子也就被称为“诸葛营”,而明代后来进入此地的汉移民也就称原来的居民为“旧汉人”。诸葛营原不叫“诸葛营”,而叫“凤凰村”,说明此地在蜀汉以前就有汉民居住了。而“汉营”一名,也许是取“蜀汉军队安营屯兵”之意,故称“汉营”。至今,这个村子的百姓还在使用“诸葛营”和“汉营”两个名称。

与诸葛亮有关的遗迹

诸葛营村除上述三个与诸葛亮南征极有渊源的名称外,还有许多与诸葛亮有关的遗迹和传说——

诸葛堰。位于村子西北,现水池的水域面积17.2平方公里,蓄水208万立方米,灌溉田地面积达1万多亩。相传,这个池塘是诸葛亮率军南征永昌时,驻扎诸葛营,因战马饮水困难,即在村西北法宝山下修建一个长宽约450米的蓄水池,供马饮水,时叫“洗马池”,后称“诸葛堰”。明清和民国时期相继修建过,形成现今之规模。

汉营走马场。位于村南沙河旁,为保山古代外八景之一。据说蜀汉军队开到凤凰村驻扎后,便在村南开辟了一个骑射练习场,并在场边建有“观骑楼”,除平时训练骑射外,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七定为“走马盛会”,召集周边各地骑手和蜀军比武演习,并进行骑术表演。蜀军走后,此习俗一直沿袭,直到明代依然空前壮观。明代诗人毛铉谪戍永昌时,写有《汉营走马》诗赞云:“我闻汉诸葛,深入不毛地。庙食在此邦,世远名愈高。至今蒲僰儿,犹能记前朝。曾传训练法,弓刀随所操。走马不执缰,手中弄旌旄。红藤束两腕,捷若猿与猱。垂身掠地过,取物名夺标。一呼万人和,军容亦何骄。持酒争劳之,俱曰毋足劳。”这首诗,是作者亲眼观看“汉营走马”盛会表演后的真实写照,描述了骑术比赛的高超及整个场面的热烈情形。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增建“大生阁”,场边设有高栏、垛堑和箭靶,使每年的“走马盛会”更加壮观。每年会期,远近各民族骑手,骑着各色骏马云集此地,永昌府文武官员登上观骑楼,观赏比武演练,评定骑术武艺。城乡群众纷纷前来观赏,人流拥挤不堪,参加比赛的数百名骑手,“一”字形排在观骑楼前,主持者青旗挥动,随着一声号炮,骑手们催动坐骑,执弓撘箭,向箭靶方向直奔,到规定的射程内,张弓放箭,又反身骑马疾射,如此3趟,优胜者获得锦旗、马匹或银两奖赏。随后,又进行各种精彩的骑术表演。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大生阁”被火毁,只存“观骑楼”,但“走马盛会”依然传承,直到民国初年才淡去。

武侯旗台、武侯祠。据《云南通志·卷十三》载,诸葛营村东有“旗台”,为一土墩,高2米,周长10余米,俗称“武侯旗台”,当地群众称“中墩”。另在村南又筑有7个墩,墩与墩之间相距二三米,当地群众分别称其为“马将墩”、“武将墩”、“张将墩”、“车将墩”等。村东还有“右军台”,据清乾隆《永昌府志》载,为蜀汉诸葛亮军队南征永昌时“右军屯兵之地”,故称为“右军台”。村中还建有武侯祠,据《诸葛忠武侯祠记》碑载:“营中构诸葛祠……自祠之作,迄今千百余岁,不知其几兴废矣。”可见该武侯祠至少是在明代以前所建。祠内原有诸葛亮塑像,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兵燹被焚后未重修,今遗址有一旧公房。

东岳庙。据明嘉靖年间张含撰的《东岳庙记》载,村中东岳庙始建唐南诏时,其后屡有修建,供奉诸葛武侯神像。清康熙年间,永昌总兵周化凤主持大修,后乡民又集资兴建关圣宫、地藏寺、三皇殿、观音阁等,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为“三进两院”式。现已破旧,由村老年协会管理使用。

诸葛营村诸多与诸葛亮军队有关的遗迹和传说,已进一步从考古文化中得到有力佐证。

全国重点文物汉晋古城

考古发现,诸葛营村东侧一田坝中为永昌汉晋时期古城址,云南省人民政府于1987年12月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考古资料反映,该古城始建于东汉,今遗址城墙东西长365米,南北宽310米,呈四方形,占地为11.32万平方米,城西有外廊,出土有大量汉晋时期的几何纹砖、布纹瓦、卷云纹瓦当等遗物。有些出土的砖瓦上标有纪年文字,如:“建安四年造作”(东汉末期,公元199年)、“延熙十六年七月十七日亡”(三国蜀汉末期,公元253年)、“元康四年造作”(西晋初期,公元294年)、“长乐寿未央”和“五铢”等铭文、图案,为汉晋时代流行的纹饰。其分布最广的是瓦砾,堆积达1米,出土有完整的瓦,分为板瓦和筒瓦两种,形状古朴大方。板瓦为三分瓦,有的长达46厘米,宽37厘米,厚2厘米。筒瓦为二分瓦,有的长达40厘米,直径宽15厘米,厚2厘米。筒瓦有搭榫,子口直径约4厘米。有的还附有瓦当。瓦当中有单线弦纹1圈,与西汉时期中原地区流行的卷云瓦当风格一致。从这些出土的砖瓦上的文字和图案考察,这一古城在当时应该有相当的规模。

2001年,该古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憾的是,从大量出土砖瓦上的文字,仍没有考证出这座古城当时的名称。关于古城的名称,只能从一些史籍记载中去推论。保山历史上曾是哀牢古国,汉代即设治,西汉设不韦县,东汉设永昌郡。不韦县设于今保山坝东金鸡村,没有争议,而永昌郡址,没有确切定论,也没有遗迹发现。那么诸葛营古城址,是否是永昌郡古城址?虽至今没有发现出土文字作明确定论,但从史籍记载的推论上应该是确定的。《后汉书·西南夷列传·哀牢》有这样的记载说:东汉“建初元年(公元76年),哀牢王类牢与守令忿争,遂杀守令而反叛,攻嶲唐(今云龙县漕涧一带),太守王寻奔叶榆(今大理等地)。哀牢三千余人攻博南(今永平),燔烧民舍。”据此,著名史学家刘琳在《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校注中指出:“汉明帝永平十年,置益州郡西部都尉,治嶲唐(今云龙县漕涧一带)。十二年(公元69年)设永昌郡,仍治嶲唐(今漕涧)。”并且认为在建初元年(公元76年),哀牢人攻破永昌郡治所嶲唐城(今云龙县漕涧一带)后,“次年(公元77年)汉明帝讨平之,郡徙治不韦当在此时。”这就是说,永昌郡治初设于嶲唐(今云龙县漕涧一带),后迁于不韦县。可以推论,今诸葛营这个古城址即是永昌郡治所在地。又根据《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记载,到西晋元康九年(公元299年),吕凯之孙为太守时,“值南夷作乱,闽濮反”,郡治“乃南移永寿(今耿马等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城址出土的有文字的纪年砖如东汉末期的“建安四年造作”、三国蜀汉末期的“延熙十六年七月十七日亡”、西晋初期的“元康四年造作”三块纪年砖,即为大的三个时期跨度,是完全与永昌郡治存亡的三个时期跨度吻合的,即东汉——三国——西晋。尤其使我们惊喜的是,史书记载永昌郡于西晋元康九年南移永寿县,而在南移前5年,现在即有一块“元康四年造作”纪年砖出土。这就更加证实了诸葛营是永昌郡城所在地的确切性。这时的太守是吕凯之孙。因此,蜀汉诸葛亮南征永昌郡的军队驻扎在永昌郡城旁,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事。为此,当年永昌郡功曹吕凯和府丞王伉在这宫殿式的豪宅里执掌郡事——“执忠绝域”达10年之久,而且坚决抵制雍闿任永昌郡太守,忠于蜀汉,不投靠吴国。吕凯在这里写出的《答雍闿书》为后世所推崇,成为滇文名篇。后永昌郡平定后,诸葛亮认为吕凯和王伉忠于蜀汉功不可没,于是把吕凯擢升为新设云南郡太守,王伉擢升为永昌郡太守。

综上撰述,诸葛营村的汉文化历史悠久,与诸葛亮南征史事关系密切,村东古城遗址,极有可能就是东汉时期的永昌郡治所。(作者单位:保山市隆阳区文联)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