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理论实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理论实践

党员干部群众聚合力 打好防汛抗灾攻坚战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2-09-19 00:00 发布人:

  (<今日云龙>通讯员  陆雁旭)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境内山高谷深、地质结构复杂,因为强降雨引发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时有发生。在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中,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以群众切身利益为重,时刻将群众安危冷暖系在心头,在防汛抗灾的各项工作中,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山区群众安全度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未雨绸缪,筑牢防汛抗灾的屏障 。一是靠前指挥,周密部署。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灾工作,及早安排部署汛前各项任务,协调农林、水利、交通、电力、民政、国土等部门,组建防汛指挥部,构建县乡联动、部门协调的工作格局,全面落实各单位、各部门的防汛责任,进一步明确职责、强化监管,确保防汛抗灾工作组织到位。二是形成合力,协调一致。全县各级党组织把防汛抗灾工作作为当前一段时期的重点,迅速行动,组织和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防汛抗灾各项任务;抽调专业骨干人员,明确专人,加强对全县11个乡镇、262个村,3万多户,453平方公里危险区域的灾情预警监测,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三是健全设施,提供保障。积极争取和协调资金,投入700多万元打造“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在全县11个乡镇共建立23个自动雨量站、3个自动水位站,1部数字化测雨雷达、3座巡测水文站,11个无线发送站,69个无线接收站的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及雨情信息采集共享系统。目前,除测雨雷达在建外,其余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使用。

  为民服务,当好广大群众的向导。一是送温暖。各级党员干部将防汛抗灾工作与“四群”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灾情易发一线,指挥在先、宣传在前,进村入户当好“指导员”,向群众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发布灾情信息,切实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目前,各级各部门共下派防汛抗灾队员238人,走访联系调研危险区域群众180多户。二是送服务。统筹协调乡镇干部、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新农村指导员、驻村工作队的力量,组建“党员先锋队”、“防汛抗灾先锋队”,帮助群众修复堤坝、改造沟渠、疏通管道,做到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截至目前,各级党员干部排查区域险情50多起,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64件,为全县防汛抗灾工作凝聚了合力、提供了保障。三是激干劲。各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认真听取防汛抗灾工作的意见建议,帮助群众查找困难、寻找点子、想尽办法,解决实际困难,增强了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的责任和信心,进一步稳定了群众情绪,激发了群众做好防汛抗灾工作的热情与干劲,营造了良好的防汛抗灾工作氛围。

  身先士卒,争做危难时刻的模范 。各级党员干部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与防洪抗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守在防洪抗灾工作的第一线。在灾情面前与时间赛跑,在危难时刻、紧要关头始终冲在最前,竭力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8月13日下午,强降雨引发关坪乡胜利村村民小组泥石流灾害,导致村组道路冲毁,交通陷入瘫痪。刚处理完交通事故归来的关坪乡派出所干部职工和县交警大队民警,见状后立即参与抢险救灾工作,经过2个多小时的团结协作、合力攻坚,终于在泥浆石块中挖出一条便道,确保20多辆受困车辆和部分群众安全顺利通过受灾路段,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8月21日检槽乡大工厂村、文兴村的泥石流灾害中,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齐心协力修复受损设施、疏通道路障碍、疏导转移群众,切实将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进一步在防汛救灾的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了党性、磨练了意志、增强了本领;树立了党员干部“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进了党与群众的“鱼水之情”。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