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2-08-20 00:00 发布人:
□尹建业
2011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给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大理州地处滇西中心,在桥头堡建设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大理州立足优势和特点,着力打造“一个基地、一个枢纽、六个中心”,加快推进滇西桥头堡中心城市建设。
加快产业发展,打造桥头堡产业基地
大理有丰富的旅游、矿产、能源、生物等资源,有发展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的基础。经过多年努力, 初步形成了矿冶、机械制造、生物资源加工、清洁能源、建材建筑、烟草六大支柱产业。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加快推进绿色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以田园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创意产业为主的绿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基于对产业发展优势和特点的认识,按照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建设桥头堡重要产业基地的要求,大理州依托国际大通道,优化产业布局,努力把大理打造成为云南省重要的出口加工贸易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生物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矿冶基地、新兴石油化工基地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一是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围绕把工业建成富民强州最大产业的目标,壮大六大支柱产业,发展轻纺、化工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狠抓项目和招商,引进一批大项目、大企业,重点扶持一批工业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批产值超100亿元、5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突出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到2016年,努力打造一个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工业园区、两个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工业园区、5个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工业园区,全州工业总产值实现翻两番,达2500亿元。
二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大理是农业大州,农业产业具有组织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高的特点,是云南省农产品主要出口创汇基地。通过加强基础建设,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发展烤烟、核桃、乳业、蔬菜、茶叶、薯类、蚕桑、生物药业、特色水果、特色花卉等十大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实现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综合产值达到1000亿元,把大理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三是加快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房地产、会展、信息、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苍洱片区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抓好列入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大理生活服务业、祥云县生产服务业和弥渡县农业综合服务业改革试点工作,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加快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到2015年,力争旅游总收入达300亿元,海外游客达100万人次。
加快交通设施建设,打造辐射滇西的交通枢纽
大理地处滇西腹地,是云南承东启西,北进川藏、南接东南亚、南亚,西出缅印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是覆盖滇西、连接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交通要道,交通优势非常突出。目前,大丽铁路已建成,大丽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滇藏铁路香丽段、泛亚铁路西线大瑞段正在加快建设,基本形成了铁路、高速公路、航空三位一体、便捷畅通的立体交通网络。泛亚铁路建成后,大理必将成为中国连接东盟的陆上重要通道,交通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彰显和提升。
按照建设滇西交通枢纽的要求,大理州加强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建设,形成辐射广阔的交通网络,实现提速和畅通,搭建内地和南亚、东南亚流通往来的桥梁和纽带。一是以大理为中心,规划实施6个省级综合交通枢纽和7个州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交通“大枢纽”。二是着力打通大理通往滇西北地区(丽江)、滇南地区(普洱)和滇东北地区(至四川攀枝花)的快速通道,构建以大理为中心,辐射滇东、滇南、滇西、滇北、滇东北的五大快速通道,实现“快速化”。三是立足于建设立体化、网络化的交通格局,构筑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体系,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体、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补充的干支相连、纵横交织、覆盖城乡的道路交通网络。
做强滇西中心城市,打造滇西“六个中心”
依托良好的教育条件,打造滇西教育中心。近年来,大理州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考综合成绩连续8年位居云南省前列。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张,有省一级高中12所,其中省一级一等普通高中3所,占全省的1/5,是云南省一级高中数量和比例较多的州市之一。兄弟州市到大理就读学生人数逐年增加,2011年非大理市户籍高中以下学生达13395人;大理州民族中学宏志班从创办开始便以50%的比例面向滇西七州市招生,2012年秋季学期起,下关一中、大理一中将择优招收滇西七州市优秀初中毕业生;大理学院的东南亚、南亚留学生人数为690人,居云南省各高校之首,被确定为云南省首批4所“走出去”试点高校之一。按照建设滇西教育中心的要求,大理州立足滇西、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在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得到发展的同时,建设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功能需求明显的滇西中心城市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扩大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使大理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类教育规模扩大、质量提升,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得到有效满足,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依托优质的医疗资源,打造滇西医疗中心。大理医疗体系健全,建成了以大型综合医院为支柱、各县市医院为支撑、乡镇卫生院为补充、村级卫生室为基础的较为完备的医疗服务网络,形成了以大理州人民医院、大理学院附属医院、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主体,以大理州中医院、州妇幼保健院、州精神病医院,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为支撑,祥云、巍山等6个县人民医院为辅助的“三个主体六个支撑”滇西医疗服务中心框架,并依托大理学院、大理卫校等,建成云南省医学教育的重要基地,逐步形成以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全州卫生人才培养格局,医疗服务辐射滇西8州市及川藏毗邻地区。按照建设滇西医疗中心的要求,大理州充分发挥既服务本地、又辐射滇西的作用,在全州营造重视卫生、关心卫生、大办卫生、大办医疗的氛围,高起点、高标准制定滇西医疗中心规划,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步伐,加强医疗队伍和人才建设,坚持开门办院,切实加强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朝阳医院及省级相关医院的协调联系,积极争取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持;加强医疗学科建设,着力推进滇西肿瘤治疗中心、滇西干细胞移植中心、大理国际医学交流培训中心建设,不断增强医疗服务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努力把大理州建成对滇西乃至云南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区域性医疗中心。
依托集中的商业元素,打造滇西商务中心。与滇西另外7个州市相比,大理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处于领先地位,支撑商务中心建设的核心要素大量集聚,商业贸易日益繁荣。按照建设滇西商务中心的要求,大理州以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和地区总部为重点,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培育金融产业为龙头, 打造商机最活跃、交通最便捷、服务最优质的区域性商务中心。加快大理市国家级示范中央商务区的申报创建;开展特色商业街区、商贸功能区、中央商务区示范创建工作,新建一批大型专业市场、购物中心、特色商业区;加强城乡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努力建设滇西(大理)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州级配送中心。
依托广阔的物流前景,打造滇西物流中心。大理州具有发展物流的区位优势和综合交通体系支撑,《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6-2020年)》明确:滇西北物流区以大理为中心,涵盖大理、丽江、怒江及迪庆州市。大理承担着区域货物分拨、转运、配送等职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的发展、大理滇西中心城市以及整个滇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将形成巨大的物流需求,大理物流业前景十分广阔。按照建设滇西物流中心的要求,大理州加快建设滇西中心城市“255”物流网络,即2个物流园区(大理、祥弥物流园区)、5个物流中心(上关、宾川、洱源、巍山和漾濞物流中心)和5个协作物流节点(永平、鹤庆物流点和南涧、云龙、剑川物流点)。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进物流企业,加快物流产业发展,不断增强物流产业对工业园区的支撑作用。积极推动“第三方物流”,进一步提高连锁经营的规模化和规范化水平,构造多层次的物流配送体系,努力把大理州打造为连接滇西及西南地区、辐射东南亚和南亚的区域性物流核心区域、滇西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云南省三大物流主枢纽之一、云南联系川藏的门户性综合物流枢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物流节点。
依托明显的金融优势,打造滇西金融中心。大理州各类金融业发展的要素资源聚集、互动,仅大理市辖区内就有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企业40余家,支撑商务中心建设的金融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为建设滇西金融中心提供了强大支撑,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全州共有13家各类银行、24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州级担保公司、20家保险公司、2家证券公司,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完善。2011年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469.67亿元,存款余额701.36亿元;股份制银行引进和村镇银行建设取得突破;大理拥有云南省唯一的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先行先试政策优势;人民银行大理州中心支行设有大理钞票处理中心,其清分业务和职能辐射滇西7州市。2011年,大理被命名为“中国金融生态城市”,成为滇西区域金融的“领跑者”。按照建设滇西金融中心的要求,大理州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积极培育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快发展金融中介机构;加大对六大支柱产业、重点行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支持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的信贷服务创新,培育和壮大优质客户群体,使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明显提高;加强对企业上市的统筹规划,引进扶持证券机构做大做强;加快保险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提升金融创新服务水平,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加强业务合作;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启动“大理金融街”形象提升工程的建设,把开发区云岭大道打造成云南省唯一、独具特色的金融街区,提升大理滇西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滇西文化中心。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文献名邦”之称,被历史学家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精神家园”。全州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05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7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8个,博物馆7个、国有文物收藏单位17家、馆藏文物30000余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传承人5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项、省级传承人73名,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1项、州级传承人58名,是中国西南民族文化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具有打造滇西文化中心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按照建设滇西文化中心的要求,大理州通过推进重大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水平;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建设优秀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坚持大企业牵动、大项目支撑,实施集团化、品牌化战略,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文化龙头企业带动,扩大文化消费,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释放文化发展活力,努力使大理成为面向西南开放的一块文化战略高地,成为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文化特色最浓郁的自治州之一。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