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教育培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教育培训

露天广场电影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2-07-25 00:00 发布人:

  □ 赵丽萍

  露天广场电影,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可是过去在农村,它却是最奢侈的文化活动。

  记得我们村的村公所,有一个四面都有围墙的院子,每个星期两至三场的电影就是在那里面放映的。每次放电影的通知就贴在村公所门口的墙上,印象里他们最喜欢用黄色或红色的纸,上面用毛笔胡乱地写着电影名。可就是那样一张海报却能吸引不少村民。我们放学回家正好要路过村公所门口,所以每天早上一放学就赶紧跑去看有没有放电影的消息,然后跑回家汇报给父母,如果放电影他们会早一点收工去看电影。

  看一场电影,门票两毛钱一张。收门票的是两个身强体壮的大男人,他们只开一扇门,然后分别站在门口的两侧,每人伸出一条腿搭在门槛上刚好就堵住了那个门口,等拿到门票后才挪开腿放人进去。一个大人买一张票可以捎带一个小孩进去,所以如果父母干农活回来得晚,我们姐弟几个就每人带个小板凳,到村公所门口分别找熟人跟着他们混进去。如果实在找不到熟人,就跟收门票的人商量,我们姐弟三个买一张票进去,因为是小孩他们还是通融的。有时还会在收门票之前就早早的溜进去,躲在不易察觉的角落里,等买门票的人进来的多了才出来。为了能看电影我们是激活了所有的脑细胞想办法。

  带板凳去的一般都是中年人或孩子,老人一般也很少去。带着板凳的都稳稳当当的坐在前面看。冬天有时还提一小盆碳火,然后边看电影边烤火。那些年轻的姑娘小伙则在后面站着看。他们当中有些是真的看电影,有的是趁机谈情说爱,因为好几个村子的人都来这儿看,其中多数都是年轻的姑娘和小伙。这些年轻人是不会轻易放过这种机会的。有的年轻人甚至捣乱,让人防不胜防把一群人推倒,所以爸爸一般都不放心我们单独去。看电影时爸爸妈妈都是坐在我们姐弟几个后面。如果有人推到我们,爸爸就会警告他们,如果不听爸爸就会反推他们一把,看着他们被爸爸推倒在地上,我们姐弟几个高兴极了。爸爸身材魁梧力气又大,那些喜欢捣乱的小伙领教过几次后,只要看见爸爸在的地方,他们就会很安分地看电影,要么就换个位置。我们姐弟几个,都为有爸爸这样的保护神而骄傲。

  电影都是单机放映,所以放完一片就要停断三至五分钟才能换好下一片。这期间有年轻人捣乱的口哨声、尖叫声、大人找孩子的叫声、小孩的哭声、哈欠声,调皮的小孩跳起来让自己的影子投到荧幕上……所有这些都随着放映机的开始转动而又恢复原样。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我认识了许多英雄人物: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等。印象最深的是对日本鬼子那种深恶痛绝的恨,对人民解放军的无比尊敬。其中最不能理解的是看敌后游击战争片和《三打白骨精》,敌人为什么总是那么多?那些人民解放军都跑哪儿去了?为什么总是战争取得胜利后他们才到?我甚至有点生气,人家都把鬼子消灭了还来干什么!为什么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的师傅?悟空那么帮他,他还稍微不满意就念紧箍咒,让悟空疼得满地打滚,这样的镜头只要看见,我们姐弟几个就会指着荧幕上的唐僧骂。现在想起来都让我忍俊不禁。直到后来上学才慢慢弄清楚了这些问题的原因。可是那种感觉已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直到现在依然还是那么深刻。

  世间万物都逃脱不了时间的洗礼,也无法改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发展规律。露天广场电影,已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随贫穷一起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人民富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