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教育培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教育培训

所 谓 知 己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2-07-12 00:00 发布人:

  ◆ 陈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只是悦己者易找,知己者难逢。

  俞伯牙,钟子期,高山伴流水,千古旷绝。不过我以为,真正“士为知己者死”,当属荆轲和高渐离。

  荆轲是出了名的历史英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长歌在燕赵之地传响千年。若不是再观《荆轲刺秦王》,我还真不会注意到高渐离这个人物。

  都知荆轲刺秦,但是未必知晓史记中关于这次行刺前的无数准备与牺牲,更无从了解牵涉其间的其他众多人,荆轲的光环太过耀眼,以至于遮盖了其余众人。再观《荆柯刺秦王》,突然发觉这其中其实包含了太多人的血和泪。

  荆轲和高渐离,一侠客一琴师,一武一文,一动一静,怎么看都是“绝配”。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互补”,才成为了彼此的知己。他们和歌相乐,只有彼此能够体悟对方曲调中隐藏的深意,易水送别,奏变徵之音和慷慨之调,只有相互理解对方的理想、信念的人,才能在萧萧寒空里共鸣。

  相互之间能达到最深层的理解与认同,这才是知己。正如高渐离在易水边奏响变徵之音,虽已估计到了荆轲此去的命运,但是他没有阻拦,而是用前仆后继的方式,义无反顾地验证了“士为知己者死”的预言。当这份认同深及心灵,两个人的价值观在某种意义上便发生了同化,或者说相互置换。这种强烈的同一感,也许在某些方面抹杀了不同个体间差异,但更多时候,它让人觉得自己,并不孤独。

  不过,人生来便是海中不曾相连的孤岛,这份心灵最深处的碰撞,我想,大多依赖于概率,换句话说,是靠命运的安排。只不过有时我们有幸能发现,更多时候,很多能够引为知己的人,就这么在人海中匆匆而过。

  所谓知己,难逢且难得。所以知己之情,才能千古传响。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