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教育培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教育培训

用执着书写自己的矿业人生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2-05-07 00:00 发布人:

  ——记银铜矿董事长杨绍和

  (今日云龙记者 旷宏飞 )  他曾是大山里普通家庭的穷孩子,如今却成了资产数亿的私企老总;他仅拥有高中学历,却成就了地方矿业发展的辉煌,获得了“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厂长(总经理、董事长)”称号;他勤俭节约、生活俭朴,却坚持以捐资助学、关爱老人、回报社会为己任,赢得了“情系教育、誉满师里”的美誉;他用执着书写自己的矿业人生,成为当地少数民族企业家的典型代表。他就是我县银铜矿董事长杨绍和。

  杨绍和1955年出生在漾濞县太平乡一个偏僻的山寨里,1977年刚高中毕业,就因生活所迫,通过朋友介绍到德宏州陇川一家农场打工。期间他曾从事长途运销,当过采购员、推销员和驾驶员,小小年纪就肩负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在一次偶然的跑商过程中,他看到从事矿石运销的商机,便果断放弃农场工作,开始尝试矿石运销。随后他又在陇川县开办了一家小型冶炼厂,成为当时小有名气的小老板。几年的打拼,他不仅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而且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创业成功的喜悦。从那时起,他便立志要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之后,他与大理州交通工具厂合作在我县检槽乡创办了“检关冶炼厂”,在家乡投资建千亩果园、植万亩蓝桉,兴办“绿色企业”,在永平县水泄乡创办了永平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县城开办了硅冶炼厂,从此踏上了他矿业人生的征程。

  永平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硅冶炼厂两家小厂在创建之初生意兴隆、效益可观,但此后不久,金属价格下滑、市场疲软,公司效益骤减、入不敷出,流动周转资金紧缺,面临着关闭停产的危险,他也由此陷入了创业人生的最低谷。但随着市场因素的变化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他以睿智的思维和扎实的作风很快便带着公司走出了困境。并于1997年11月成功收购了云龙县银铜矿,并取得旗下九个采矿权证,注册为个人独资企业,吹响了他续写矿业人生的号角。

  自成功收购银铜矿后,杨绍和将永平公司的股权全部转让给江西公司经营,全心投入银铜矿的改扩建和恢复生产,扛起了这个老国企留下的“烂摊子”。几年来,他充分运用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学到的管理技术,加大资金投入,为矿山添置设备、招聘人才,运用科学开采方式、方法、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各工种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过技术改造,加大资金投入、严格安全生产管理等措施的落实,公司逐步走上了规模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的管理轨道。截至2011年12月,员工人数达627人,累计生产电积铜8327吨,实现销售收入4.61亿元,共上缴税金4160余万元。2011年,他的企业被县委、政府授予了“优强企业”和“产值超亿元企业”荣誉称号,他也由此取得了矿业人生的辉煌业绩。

  眼前的财富并没有让他安于现状、停歇脚步。胸怀大志,一心想为社会多做点贡献的他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十二五”发展战略,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确定了包括年产1万吨电积铜、26吨白银、4万吨硫酸以及矿山地质勘查、探矿等总计划投入资金1.96亿元的第二期技改扩建项目。力求在2013年所有项目达标投产,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8.5亿元,每年上缴税金近亿元,“十二五"末实现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目标。

  在企业蒸蒸日上,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杨绍和致富不忘村民、致富不忘公益,无论企业如何困难,他始终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从在永平捐资建立“绍和希望小学”到现在,他从不间断对地方公益事业的支持和对困难学子的捐助。就算2008年全矿经受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刚刚恢复生产,稍微取得点效益却又面临难关。在企业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他都没有放弃回报社会,依然捐资助学,帮扶困难家庭,而且比以往付出还要多。2008年至今累计资助检槽乡教育事业60余万元,并对检槽乡炼登完小、师井完小、大工厂小学学生按月提供每人15公斤大米。他乐于帮扶群众,为当地群众排忧解难,关爱老年群体,对周边村社60岁以上老人每年给予人均500——800元的帮扶。资助地方水利建设,为群众架设人蓄饮水管道,总投入资金约500万元。投入上百万资金解决地方百姓用电和照明问题,无偿为师井村白洋厂107户农户进行农村电网改造。积极帮助当地道路建设和农村道路改造,先后捐资2450万元,用于检槽乡农村道路建设和混泥土路面改造。解决地方400余人劳动就业问题,推动地区经济发展。鼓励和支持地方百姓成立地方运输车队,使师井村四个社每户每年平均增收3万元。当我们看到他矿部办公环境设施仍旧是80年代老国企留下的东西时,不解地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满怀深情地告诉我们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与农民兄弟在一起我就有了力量,帮助他们致富了,我就有了成就感和幸福感”。正是这种“农民情结”,他才能与农民兄弟打成一片,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与他们结成“对子”,倾心尽力帮助他们致富。他也先后被县委、政府评选为“云龙县水利改革发展中先进个人”、被检槽中学誉为“慷慨助学,誉满师里”的爱心助学企业,也赢得了“情系教育,造福桑梓”的美誉。

  从靠东奔西闯打工谋生到拥有属于自己的企业,从靠个人力量奋斗到带领一支团队创业,终于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在艰难创业的过程中,他始终秉承创新为源泉、品质为生命、奋斗为标榜、诚信为基石的理念,成就了银铜矿今天的辉煌。他正以更加饱满的信心和更加昂扬的斗志,带领着属于自己的团队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用执着续写自己的矿业人生。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