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2-05-04 00:00 发布人:
◆ 邓庆雄
一个夏天的夜里,父亲走了--带着对家人的无比不舍与牵挂,怀揣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渴望和憧憬,永远的走了。
父亲是一个地道的山区农民,一轮花甲的生活岁月,如同家乡的小河蜿蜒平实,波澜不惊,又似山上的野草,春发秋枯,那么质朴,那么平凡。或许由于和他之间拥有与生俱来、难以割舍的血缘亲情,使我常常不能自己地对与他共度的短暂时光频频回望与品味,心底常常涌动着辛酸而幸福、惆怅而激越的潮流。父亲生于上世界初叶,由于早年丧父,幼小的时候就跟随我的祖母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四处漂泊,成年后先后两次被抓去当壮丁,不知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解放后,虽然日子过得安稳了许多,但由于常遇连年的自然灾害,我们家的生活依然十分艰难,全家的吃穿住等问题如若无形的巨石长期压迫在父母亲的心头之上。当时,由于哥哥姐姐们还未成年,我们家劳动力少,挣的工分也少,从生产队分到的粮食常常接应不上。为了能撑饱全家人的肚子,母亲常常把从山里采来的野菜和粮食掺煮在一起。那年头,穿暖成了人们的一种奢望,衣服常常是大人穿破了,剪掉一截,缝缝补补,小孩接着穿,到实在难以着身才不得不把它丢弃。那时候,父母亲和我们一样,一两年难得买一套新衣服。在我的记忆里,当时我们全家六口人赖以栖居的唯一一间房子由于年久失修,象村外泥泞小道上颤颤巍巍的老人,随时都有倒下的可能。每年七八月间,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那些日子里,常常听到父亲好象在自言自语,又好象对我们说: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以后如果能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心,那该多好啊!我想,父亲说的就是藏在他心中的美好愿望吧。也许,这不仅仅是父亲的愿望!可是,那个时候,我还不明白父亲这句话的意思。只可惜父亲终究没能等到他心中美好愿望变成现实的那一天。
父亲去世后不久,我的家乡开始实行土地承包到户。从此,家家户户有了自己的责任山和承包田地,有了自家的牲口。渐渐地,家家户户的粮食多了起来,牲口多了起来,人们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
又一个夏天如期而至,而此时,父亲已离开人世三十三年了。三十三年后的今天,家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当年的愿景早已变成活生生的现实,不,也许,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年父亲的想象和愿景:原来仅有十多户的寨子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二十多户人家的村子,吃饱穿暖对于我们来说早已不再是难题,如今,我们追求的是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的更高饮食标准。而穿衣着装,我们也逐渐讲究起来,要求穿得舒服、穿得新潮、穿得具有个性化。我们家曾经住了数十年的老房子和村里其它栋木房一样,在政府组织实施的整村推进中,已被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洁敞亮、具有白族民居特色蓝瓦白墙楼房。过去通向村外父亲和我不知走过多少次的羊肠小道,早已变成宽敞的水泥公路,一出门便可坐上汽车。我们家和村子里的其他农户一样,房顶上支着一口“小锅”,闲暇的时候,坐在沙发上,只要用手指轻轻按一下遥控器,外面的世界便呈现在眼前······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