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云龙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云龙图片

云龙县举办首届传统文化旅游节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0-12-27 00:00 发布人:

秋风送爽,金桂飘香,锦绣云龙,山欢人乐。9月27日至29日,我县成功举办了首届传统文化旅游节。

首届传统文化旅游节,以“弘扬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为活动主题,开展云龙县独特的传统文化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展现云龙山地文化和独特旅游资源的魅力,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我县近年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改善生态、夯实基础、强工兴农、经营城镇、构建和谐”的发展思路,所呈现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丰硕成果。

我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美,气候宜人。从汉代开始设县,称“比苏”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世代传承。白族“吹吹腔”、五井洞经音乐、千年白族村、桥梁博物馆、梵文火葬墓、道教建筑群、摩崖石刻字以及八三街、澡塘会、春牛舞、耳子歌、田家乐等民族文化遗产独具魅力。怒江、澜沧江、沘江由北向南纵贯境内,境内有举世无双的天然太极奇观、有高原明珠天池、澜沧江峡谷风光。

在我县首届传统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民俗傩仪耳子歌、白族吹吹腔戏、民间歌舞、8个世居民族服饰展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现场主持人介绍,开幕式演员均是来自我县各村寨田间地头的民间“艺术家”,给远道而来的社科专家、民俗学者、新闻媒体捧出了一道“土”得掉渣、“土”得有味的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美食。“耳子歌”是我县山地白族在婚礼上表演的一种民族风俗傩仪,由十余名男子扮演不同角色,穿梭唱跳、风趣诙谐,属于白族先民对生殖崇拜及生活道德教育的遗留,解放前普遍流行于我县检槽地区各村寨,如今仅流传于检槽乡清朗、哨上两个白族聚居的村寨。而吹吹腔戏产生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作为白族的一种主要戏剧形式,至今仍是各村各寨喜闻乐见的民间演出。我县目前保存下来及修复的古戏台有十余个,每逢春节和重大活动,人们就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唱戏听戏。此外开幕式上我县8个世居民族的服饰展演还令不少嘉宾了解到云龙各民族的服饰特点。开幕式上我县还举行了道德模范表彰。

为期三天的传统文化旅游节还有诺邓传统祭孔活动、云龙太极文化活动展演、云龙县文化旅游发展专家咨询会、第三届“和谐杯”篮球运动会和拔河比赛和闭幕式文艺晚会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受邀的省内专家、学者参加了传统的孔庙祭祀活动,考察了当地被誉为“世界桥梁博物馆”的各类古桥梁。整个活动贯穿了“弘扬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的主题和“传承云龙文化,打造魅力云龙”的宗旨,达到了以节弘文,以文促旅,以旅会友的目的,办成了一次隆重热烈、精彩纷呈、振奋人心的文化旅游盛会。参加我县首届传统文化旅游节的领导、专家、摄影界、新闻界的嘉宾领略了云龙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旅游资源,了解了云龙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享受了传统山地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盛宴,进一步提高了云龙县传统文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首届传统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集中展示了云龙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集中展示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巨大潜力;集中展示了云龙人民意气风发、团结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集中展示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坚强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体现了云龙人民能干事、能干成事、能干成大事的气魄和能力。

省、州相关领导、各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大理州相关部门负责人,州内11个兄弟县市及怒江州兰坪县、泸水县的党政领导代表,省、州多家媒体记者,我县重点建设工程和省、州、县企业的代表出席了首届传统文化旅游节。

云南省文产办常务副主任、社科联常务副主席范建华宣布传统文化旅游节开幕。

云南省社科联副主席靳昆萍宣布传统文化旅游节闭幕。

中共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王雪峰讲话。


县委书记徐会良致辞。

县委副书记、县长徐思锦主持开幕式和闭幕式。


国学班在开幕式上朗诵“三字经”

道德模范表彰


吹吹腔戏

“春牛舞”


力格歌

耳子歌

观太极   和天下


我县太极文化展演震撼万余观众

9月29日,作为云龙首届传统文化旅游节七个活动内容之一的太极展演活动分别在观极台和庄坪村举行,以“观太极、和天下”作为主题创意的千人太极展演深深震撼了专家、学者、新闻媒体、游客和广大观众。

县城北面因江水绕出一个“S”型大弯子,形成罕见、唯一的天然、立体、流动的地貌奇观,成为道教文化一个特别的符号——太极,成为文化旅游宣传的一张亮丽名片。

为进一步依托旅游二次创业的发展机遇,加大云龙文化旅游的推介和宣传,提高云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着力打造“世界奇观 、云龙太极”的文化旅游品牌,县委、县政府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了对太极景观的保护力度,在首届传统文化旅游节太极文化展演活动中,在观极台,举行了太极文化中的道教科仪表演,诵读了《祀典祝文》、洞经古曲——《赞花词》;洞经协会演奏了《赞花词》、《七言新腔》、《西江月》曲谱,还进行了太极拳、太极剑表演。在庄坪村,一千名学生共同展演了硕大的“和”字,同时表演了太极拳、太极剑,向游客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核心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环保发展理念,唱响了活动的主题。展演在万人共同高呼“观太极、和天下、歌盛世、享安康”的气壮山河中圆满落下了帷幕。

天然太极中那一片金色的田野里展现出一个占地35亩的“和”字,在那里,表演者与自然的田园风光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真实的“天人合一”画面。

自明代以来,云南洞经音乐曾出现过一个普及的高潮,而古代云龙作为云南盐业经济的重要基地,由盐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繁荣兴盛一时,古代云龙洞经音乐在滇西文化领域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伴着云龙洞经《七言新腔》、《七言老腔》、《西江月》的演奏,出现的是我国传统武术太极剑、太极拳表演和现代太极柔力球的表演。

在天然太极大背景下,舞台上进行太极拳表演的同时,远处田野中这时也出现了1000人的太极拳表演。

传统洞经朗诵演唱《赞花词》“观太极,和天下”乐章。

云龙神奇绝伦的太极奇观

云龙有太多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传,从古远的耳子歌、力格高,到后来聚多种文化艺术元素为一体逐渐形成戏剧形式的吹吹腔和其他各种文化艺术,所有从历史走来的艺术品类,无不带着强烈可感的生命力、极旺盛的山地个性以及涂染着浓厚的植根于民众土壤的原真本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耳目一新。然而还有一处让你不得不惊叹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天然景观———神奇的“太极”。

在云龙县城北面一公里处,由东边的满崇山与西边的鹅脖子山脉之间,沘江在两山脉交错地段迂迥环流构成巧夺天工奇伟绝景的大写“S”,形成了类似道家“太极”天然景观。在“天然太极”当中,北部的庄坪坝子和南部的连井坪坝子组成两个鱼形图案,恰如“太极图”中的“阴、阳两仪”图形。“太极”是我国古代解说宇宙现象的图,是一组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云龙神奇的“太极”景观夺天地造化之神韵,汲天地万物之灵气,云走蜿蜒,鬼斧神工,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叹为观止。这是横断山地质发展中形成的奇异地貌,但由于在云龙历史文化发展中,因这个“天然太极”东北面有诺邓玉皇阁道教建筑群,南面有石门虎头山道教建筑群,西面有高山湖泊天池,常常吸引着许多游客前去解读和欣赏深奥莫测的“天文”。所以云龙人民赋予它很多的故事与传说。

传说之一:诺邓后面满崇山余脉就在庄坪坝子,有道人观风水时指出坝子前的河流如帝王所佩的玉带,断言这里要出一些“草寇、草王”会给地方带来灾祸,须将其与主山断开方可保平安。于是人们都来挖山,却总是今天挖断明天山体又复原了,怎么挖都挖不断。有一天黄昏有个人收工回家走到半路又返回工地寻找遗落的旱烟袋,忽听到地下有人声:“他们已挖到我的脚趾了!”这人马上跑回村子叫大伙连夜挖山,天亮时山体终于被挖通了,地下涌出一股红色的泥水来,这时庄坪村中有一家同胞孪生的五个红、黄、蓝、黑、白形体怪异的兄弟也同时死去,这地方从此太平了。那山体断开后就形成了圆形的太极图案,而诺邓河从中间淌入沘江,被称作“太极锁水”。

另一传说是:大理洱海龙王的三太子因被父亲所责而出走,来到这个圆圆的坝子后,觉得这里很像一个海子,于是就在此安家,但一到雨水季节,上游洪水带来很多泥沙杂物,龙太子觉得很不干净,就搬迁到西面山顶上的一个坝子里,那坝子就形成了暑海———即现在的天池。至今在庄坪坝子中还有个土堆,传说下面就是三太子住过的“龙洞”。

如果说云龙的“千年白族古村诺邓”、“桥梁博物馆”是云龙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那神奇的“太极”便是大自然对云龙人民乃至人类的恩赐。神奇的“太极”逐步被人们所认识。来云龙你不能不看“千年白族古村诺邓”,可也别忘了去欣赏一下神秘的“太极”奇观,看太极奇观,令人豁然开朗,胸襟坦荡,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淡泊明志。

云龙县在往天池景区的路上设有最佳观赏位置的“观极台”,在那里你可以一睹“太极”的神奇面貌。


省州专家为我县文化旅游发展把脉点津

9月29日下午,我县文化旅游发展专家咨询会在云龙宾馆三楼会议室召开,来自省州的专家以饱满的热情和深厚的功底对我县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及打造方向等出谋划策、把脉点津、献计出力,为推动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发展我县文化旅游产业提出了思路和对策。

省州专家认为,我县历史悠久,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以山地白族为主体的“山地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厚重性,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的丰富内涵。我县境内千百年来修建了无数跨江过河的桥梁,有藤桥、木桥、石桥、铁链桥、钢桥等各式各样的浮、梁、拱、吊古桥,各种古桥的风格形式变化多端,堪称“古桥梁博物馆”;沘江两岸有以虎头山为中心的摩岩石刻,有千年历史的白族古村诺邓,有堪称“天然动物园”的高山湖泊五宝山天池,有天然太极奇观,有白族吹吹腔、耳子歌、力格歌、彝族打歌、傈僳族山歌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境内有温泉多处,其中漕涧的上、中、下澡潭温泉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三江并流旅游景区景点;白石镇顺荡梵文火葬墓群是研究白族民俗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址。我县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都给人美的感受、让人震撼;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民族民间艺术深受欢迎。在旅游成为了寻找别样生活的一种途径,在回归式、自由式的自我选择成为旅游主流的今天,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地貌让我县旅游具备了后发优势,我县已有基础、有条件把文化旅游产业做强做优。

在如何发展好我县文化旅游产业问题上,专家们结合各自研究领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文化旅游发展专家咨询会还邀请了省州摄影家和媒体记者。


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李炎

找准思路  突出重点

李炎认为,云龙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让县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互动发展,找到地区文化资源的基础和平台,积极打造具有云龙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之路;要做好地方文化资源的聚合工程。在各个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找到交汇点,以点带面来发展文化资源;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并实施好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的营销;要注重提升符合当代人消费观念的文化附加值,创意附加值。云龙文化旅游发展重点要以诺邓村为核心,以其文化旅游内容及服务建设为重点,充实文化旅游内容、构建完整的服务设施,把诺邓开发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区;要围绕交通建设打造沘江文化旅游长廊,将古桥梁、古村镇、盐马古道等特色文化结合起来,作为旅游文化建设的重点;要以太极作为文化符号进行文化内涵的提升与营销,依托这些来带动旅游发展。


昆明学院教授窦志萍

整合资源 突出核心优势

窦志萍认为,云龙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整合资源,突出核心优势,建议把整个县作为一个大的景区来开发,要以县城为中心,布局点、面,用线来连带;要突出天然太极、诺邓古村落和沘江古桥梁等核心优势,发展云龙的文化旅游产业。在云龙县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上,窦志萍认为要寻找产品的差异性,找到独具云龙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要营造品牌,通过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来打造自己的品牌;要提升云龙的美誉度,满足游客的兴趣。窦志萍建议在下步旅游发展过程中要考虑三个问题:一是“我们要什么”?通过调研,找到政府、专家、开发商、老百姓和旅游者建议和意见的交汇点,才能成功推出文化旅游产品;二是“我们是什么”?要正确认识我们是一个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和汉文化交融的区域;三是“我们有什么”?要充分考虑已有的东西是什么,打算建的是什么;四是做好细节规划,组成以“吃、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为一体的规划,注意旅游情景内容的欣赏性和游客的享受性。


云南中华周易研究会会长、教授申雄

把太极与旅游紧密联系在一起

申雄认为,云龙要发展就要找到人无我有的东西,云龙天然太极奇观是无价之宝,是云龙最好的“土特产”,云龙要抓住这一独具魅力的太极奇观,把它打造成云龙的文化旅游品牌。申雄建议在天然太极的开发与保护上一要提炼一个统一的能叫得响的名称;二要保护好太极,广泛收集与太极有关的奇闻异事,不断丰富云龙太极的文化;三要提炼一句广告语;四要用本地原生态歌手创作和唱响一首云龙自己的歌曲,提高云龙的知名度;五要通过每年举办太极文化展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云龙太极的知名度;六要积极将云龙太极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


云南省再生经济产业开发研究会

常务副秘书长、研究员陈金荣

打造旅游终端目的地的三个定位

陈金荣建议,云龙文化旅游发展要达到三个层次的目标:一是沘江、天池、虎头山三条线,能拉动包租车的游客、休闲度假游客等少量游客,实现提升当地知名度,外销云龙产品,促进云龙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古镇、古桥、太极生态养生度假区等连成一个大本营集权,实现了大理旅游区的纵深定位,拉动了大量客源;三是通过选择旅游炒作点、设立生态文明建设实验区等方式把云龙打造成有全国知名度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究所研究员张锡禄

天然太极让人震撼

张锡禄认为,云龙诺邓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这几年来,诺邓古村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做得很好,保存了原生态的白族古村的原貌,是一个叫响了的品牌。建议在诺邓古村的保护与开发上一是建一个盐文化博物馆;二是鼓励外地人、外国人来云龙兴办旅游产业。天然太极是世界上唯一的、具有天然性、立体性和流动性的自然奇观,看后让人感到震撼,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和很好的发展前景。张锡禄建议,要进一步整合云龙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保护好云龙的民族民间艺术,建立一个文化咨询服务站,将云龙旅游文化传播出去。


原大理州博物馆馆长谢道辛

做好云龙文化遗产的保护

谢道辛认为,要加大对云龙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力度,做好云龙的白族乡土民情、沘江古桥梁、乡土领域建筑群、石雕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云龙是保存了白族各类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最多的地方,要将文化的保护与群众发展经济需求、改善生活条件相结合,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让群众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注重文化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开发。走常规之路,对云龙文化遗产进行清理并及时申报,选准云龙旅游品牌项目,通过各种活动将云龙文化品牌打造出去。


大理学院艺术学院院长赵全胜

把云龙的民族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赵全胜认为,云龙的音乐、舞蹈等民族民间艺术非常丰富,这是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云龙要把文化旅游产业做强做优,就要注意民族间文化的保护和建设工作,要通过定期举办民间艺术展演比赛、设立民族民间艺人奖项、设立传承贡献奖等方式加大传承力度,让云龙的民族民间文化后继有人、发扬光大;要打造民间艺术的原生态歌手,通过歌手的打造提高云龙的知名度;要重视加强对云龙白族吹吹腔艺术团的建设和保护工作,建设吹吹腔艺术品牌。建议建一个古桥梁博物馆、建立云龙多民族民间艺术博物馆、增加多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品牌、保护好云龙特有的文化资源、重视对外宣传工作。


大理州学院民族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赵敏

为“回归”做好准备

赵敏认为,在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的时代,文化多元化和文化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明显,都市化成为了世界一体化的明显特征,旅游成为了寻找别样生活的一种途径,在这样一个大的发展趋势下,云龙可能会给人类提供一种回归的生活方式。在回归式、自由式的自我选择成为旅游主流的今天,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地貌让云龙旅游具备了后发优势,云龙有基础、有条件把文化旅游产业做强做优。云龙发展文化旅游的后发优势有了,机会来了,云龙要抓住这一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良好机遇,发展好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


大理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周伟

做好云龙文化研究、保护、传承

杨周伟建议,要做好云龙的石雕文化、虎头山南侧的明清古墓群等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和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要通过设立文化保护宣传年、编制云龙民族文化乡土教材纳入中小学课程等方式打造金三角式的民族文化传承团队,加大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力度,让云龙的民族民间文化后继有人,发扬光大;建议创造必要的条件让游客住进千年古村诺邓文化旅游区,让游客体验制盐的全过程、体验赶马的生活,让他们有一种穿越时空、回归自我的感觉,把云龙原生态的东西宣传出去。


弘扬儒学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诺邓传统祭孔活动隆重举行

9月28日,诺邓古村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参加首届传统文化旅游节的专家、学者、各级领导、新闻媒体、游客等2000多人在诺邓文庙隆重举行传统祭孔庆典仪式,纪念孔子诞辰2561周年。

诺邓镇诺邓村,历经1300多年仍然保持村名、民族、语言、产业四不变,被誉为“千年白族古村”,历史上曾出现“二进士、五举人、贡爷五十八、秀才四百零”就是明显的例证。“云龙三进士、诺邓有二(即黄绍魁、黄云书)”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著名诗人黄桂,还获得“滇西一儒杰”的称号,是物华天宝、人才辈出的地方。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学说对中国古代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世风民俗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明朝洪武十六年,即1388年,诺邓开始设学祀孔,后塑了孔子圣像,诺邓孔庙于乾隆九年修建而成,600多年来,孔子思想一直影响着一代代诺邓乃至全县人民,如今随着诺邓古村的开发及我县传统文化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祭祀。孔庙也因“更为学舍讲堂于其中,蒸蒸然以兴于学”而成为我县“感被子教化,易风俗以正人心”的文教中心,每年于孔庙举行春秋二祭、孔子圣诞庆典。

以“弘扬儒学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传统民间祭孔典礼成为了我县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起人们更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热情,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树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云龙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整个祭孔庆典仪式按传统仪式进行,分为瘗毛血、迎神、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撤馔礼、送神、望燎七个部分,整个活动映衬出了我县悠久祭孔历史,诠释了全县人民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受到了省州专家学者、游客的青睐。

初献礼

迎神礼


成人礼

送神礼

祭孔场景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