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今日云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今日云龙

不一样的家 不一样的人生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0-12-20 00:00 发布人:

□ 今日云龙记者 杨学禹 通讯员 张莹

字许英(中)与四个兄妹的合影

“20多年来,一直照顾下来,非常不容易,我们非常佩服”。近日记者到关坪乡关坪村采访字许英时,她的邻居祝兴超这样告诉我们。今年56岁的字许英 ,家住关坪乡关坪村石桥村民小组,看上去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但她今年获得了第二届云南省道德模范之孝老爱亲模范称号,是云南6个获得此殊荣的人之一,是大理州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撑起特殊家庭的脊梁

字许英,女,今年56岁,家庭有四位同父异母的聋哑兄妹,两个未成年女儿,一个在上大学,一个读高二,90岁老母去年刚刚过世。二十多年来,字许英的生活、命运就与老母亲和四位同父异母的聋哑兄妹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她一直照顾着他们。一位老人、四位残疾人的衣食住行她都必须事无俱细地照顾好,在这漫长日子里,她独自一人支撑起这个特殊家庭,除赡养五位老人外,还有两个女儿需要她去抚养长大,她是这个特殊家庭的主心骨。

二十多年的坚持

在赡养五位老人、抚养两个女儿的艰难历程中, 字许英也曾经困惑过、犹豫过、退却过。结婚后,她曾随丈夫到四川居住,但不到两年,她就不顾丈夫的反对,带着女儿又回到云龙的家,原因是家中尚有年迈的母亲和四个聋哑的兄妹。她不忍心丢下他们,如果没人照顾,五位老人中有的可能会早逝,有的可能会四处流浪,总之,他们都不能享受到家的温暖,不能安享晚年。这一份难舍的亲情,她又回到了他们身边。有人说她傻:去了就去了,管她们怎么过,为什么还要回来受罪?为了这个家,她无怨无悔,多少罪她都受了,她就这样坚持下来了。

关坪乡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冷凉,地方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低。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她不仅白天黑夜的在那几亩贫瘠的土地上劳作,还要抽空去做零工,只要能挣钱的活,再苦再累她都无所谓,孩子上学要花费,家里的油盐还要开销,挣回的钱还要精打细算。多年来,她从未为自己添置过一件新衣裳!生活的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在好心人的关心照顾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救助下,一家人去年才告别低矮破旧的草屋,搬进了瓦房。艰难的日子太多太多,但亲情让她一直坚持了下来了。


为姐姐梳头、整理包头

照料五位老人已经很不容易了,而照料五位特殊老人就更不容易了。五位老人中,最大的已90岁(2008年5月已去世),最小的也将进入花甲,照料好他们的饮食起居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做饭、洗衣、有时还帮她们梳头,看他们是否生病,字许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而最让她不省心的是,由于他们特殊的身体,使他们的心理也与常人不同,字许英不在家的时候,他们经常在家吵架甚至互相撕打,弄得家里一团糟,每每遇到这样的事,筋疲力尽的字许英更觉得心力交瘁。但是,她还是坚持下来了。

孩子的学业是她最关心的事。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特殊的家庭环境,让她的两个女儿也早早懂事了,在家时总是尽力地帮母亲做些农活和家务,帮着照看老人。看到母亲的艰辛,大女儿曾有放弃学业,回家帮妈妈照看老人,供年幼的妹妹读书的念头。多么懂事的孩子!女儿虽然有辍学回家的念头,但字许英却是另一种想法,或许是她经历的困难已经太多了,在困难面前她显得从容镇定,她说只要女儿能考上,她都要想办法让她们完成学业。没有钱就借,借不到就贷,毕业以后再还。在她的鼓励下,大女儿今年考上了大学。爱,让她撑住了。

她的坚持,她的行动抒写了至真至纯的人间孝爱真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众乡邻的好评,也为广大家庭树立了尊老爱幼的榜样。

难,更要坚持下去

如今老母虽然已经去世,但是大女儿已经考上了大学,小女儿也升上了高二,开支在不断的增加,四个兄妹年纪也越来越大,生活负担更加重了。当我们问及她今后的打算时,她说,虽然日子可能会更加艰难,但是她会一直坚持下去,在党委政府和好心人的帮助下,她一定能让两个女儿完成学业,一定能照顾好四个兄妹!

我们也相信,有党委政府的关怀、有社会各界和亲朋好友的帮助,她一定能够继续坚持下去,他们一家人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衷心祝愿她们一家人幸福安康!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