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教育培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教育培训

云龙县搭建“红色网络课堂”抓实党员现代远程教育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0-12-20 00:00 发布人:

配图

我县在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有效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在乡(镇)、村两级开办“红色网络课堂”,采用“播放机加宣传员”的教育培训模式,在加大对基层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的同时,及时将科学发展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科普知识、市场信息等及时传播到广大山区群众当中,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政治教育、技术培训、文化宣传、信息传递功能,使远程教育站点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加油站”、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站”、成为农村文明新风的“宣传站”、成为信息汇聚的“发布站”。

一是在活动形式上下功夫,创建“播放机加宣传员”教育培训新模式

我县地处滇西澜沧江纵谷区,境内沟壑纵横,高山峡谷相间,山区面积占98.6%。有白、汉、彝、苗、傈僳、阿昌、回等8个世居民族和20多个民族成份,总人口20万人,属典型的高寒、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山区县。会县共辖8乡4镇86个村民委员会(社区),有7481名党员,其中6065名党员分布在高寒边远山区一带,农村党员经常集中学习教育难,信息闭塞。针对这一实际,我县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的优势,在安装有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乡村两级开办“红色网络课堂”,乡(镇)机关每周一课,即每周周日晚或周一组织干部职工集中收看学习远程教育课件;村一级每两周一课,即在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和第四个星期的星期一集中村“两委”班子和农村党员致富能手集体收看学习远程教育课件。在学习中,让乡村干部在播放站点带头看、先学一步,在网络课堂充分学习吸取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理论、获取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等知识,自身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结合“串百家门、听百家言、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四百”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明确乡村干部为远程教育“信息宣传员”,乡村干部实行包组服务群众工作制度,通过“信息宣传员”将在网络课堂学到的新理论、新知识及时传播到所包的村民小组和干部群众当中,每月至少开展服务工作2次,最大限度地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覆盖到广大山区党员干部群众,有效解决了山区党员干部集中学习难的问题。

二是在学习内容上下功夫,努力提高网络课堂学习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在学习内容上,紧紧围绕当前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服务农村等工作,始终坚持以“科技兴农”为目标,明确了党性教育、农村适用技术、法律法规、先进典型经验等为重点学习内容,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既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又学习科技信息、科技知识,全面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学习内容上要求做到 “四个突出”,即:突出以农村实用技术、政策理论、先进文化、市场信息四个方面的重点内容来展开学习教育培训。在每次集中学习前都由各站点负责人,围绕四个重点内容,在各网站内容中进行认真搜索和筛选,每次学习既要有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又要有农村适用技术、先进典型经验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要求各信息宣传员要及时了解所包村民小组群众需求的技术和信息,采取“点菜式”学习,及时掌握群众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知识,并及时向群众进行宣传普及,有效增强了学习的实效性。

三是在学习运用上下功夫,努力搭建为山区群众服务新平台

为真正发挥好远程教育网络资源的作用,将乡村干部通过“红色网络课堂”学的政策理论和科技知识及时传递到广大山区群众,各乡(镇)党委统一制作了印有干部职工姓名、政治面貌、单位及职务、联系电话、服务事项等内容的“干群连心卡”,发到所包村民小组群众中,畅通便民利民服务渠道,倡导需要服务找党员干部。先后制作了《彝乡谱写科学发展新篇章——云龙县团结彝族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纪实》和《大地春曲——云龙县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纪实》等课件,供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开办“红色网络课堂”以来,乡村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学习教育培训,在自身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积极深入基层村组、群众当中传递普及在远程教育中学习到的新知识、新科技,帮助山区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增本领,促增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截止目前仅白石镇机关党支部、各村共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收看远程教育课件30多场1500多人次,召开远程教育技术传递培训会100多场次,涉及科学发展观、基层组织建设、政治理论知识、新农村建设民、农村适用科技知识、先进典型经验等100多个专题。镇农服站干部杨银生通过在镇机关的远程教育学习培训,在带头种植烤烟的同时,积极向群众传授烤烟栽培、管理和烘烤技术,得到了服务村组群众的一致好评。松水村党支部书记张灿云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培训,依托兰坪等周边市场,积极引导带领群众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目前全村蔬菜种植户已发展到40多户80多亩,群众从中真正得到了实惠,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他还发动和帮助入党积极分子赵成春户发展珍禽养殖,目前养有肉鸡3600多只、野鸡200多只,经济效益日趋显现。

通过“红色网络课堂”的开办和“播放机加宣传员”播放模式的有效推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增强了本领,“红色网络课堂”已成为学习实践活动和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