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人文景观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人文景观

云龙“耳子歌”——古老婚俗中的文明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0-12-14 00:00 发布人:

“耳子歌”表演

被有关专家称着“一件刚出土的最完美的文物”的“耳子歌”,是蕴藏在云龙广袤的土地上的古老民族婚俗中的一颗奇葩。它起源于云龙山地白族农民聚居开始,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耳子歌”自 1996年被大理州白族学者谢道辛撰写介绍后,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艺能部长星野弘先生一行于 1999年4月到该县进行田野调查后,于2002年向我国提出邀请“耳子歌”到日本参加“国际民俗艺术节”。“耳于歌”终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耳子歌”属白族民间婚俗表演艺术,“耳子”白语汉译为憨子。“歌”意为舞。是白族婚礼中祈求吉庆、祥和,伦理道德传承教育为主题的民俗活动。借舞寓教于乐;祈祷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世代相传的一种农耕文化。是以人类繁衍生息为主,从中折射出人之初的道理。

整个活动都用古朴粗矿的唢呐和击乐伴奏,演员服装尤其独特,“耳子”全身装束都用棕叶裹身,其余演员皆采用云龙山地白族服饰。对联、唱词、对白都用白语。

通过几代艺术家们打磨加工后的“耳子歌”分为三场。第一场“耳子闹宴”。开场为“三吹三打’。长号唢呐三响,击鼓三通。鼓乐开泰,满堂喜庆。紧接“狮子闹棚”。舞狮三圈。院中道喜。祥气进屋,三元兆喜。三乃“央客入席”,磕礼敬宾,长幼有数。四乃“白族上菜舞”。锣声敲响;手顶托盘。上菜礼数,舞姿翩翩。五乃“讨红肉”。“耳子”逗闹;舞步诙谐。抢到红肉;消灾纳福。人生吉庆,幸福美满。第二场“耳子闹房”。首先是“拦彩门”。八方通达,四海一家;喜气盈门,宾至如归。其次“拜喜神”。喜神至堂,邪气全消。喜事盈屋,万事盛意。三是“耳子歌”。锄头粪箕,连枷舂棒。渔樵耕种,夏秋收割。“力格歌”舞步,农耕文化。四是“村官审案”。行医诈骗,天理难容。一夫一妻,白家品德。道德传承,正气弘扬。五是“十二属调。“以是以”调,意韵幽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第三场“耳子祈福”。古代摊祭,驱疫纳吉落。首先“起五方土”。东迎财宝进万家;南纳吉庆满堂花;西登金榜贵子家;北来恩字福寿花;中间开出大红花。其次“送土神”。鼓乐齐鸣,狮舞镇堂。婚事结束,平平安安。神光呈现,幕落收场。

“耳子歌”有别具一格的古风,是粗野而幽默的特殊喜庆活动。用一些简单的东西作为道具配合白族话语中的谐音,艺术而又通俗地将日常生活中不便说、羞于说而又难于说清楚的人类生活常识——“性”知识含蓄地表达出来。为即将承担人类繁衍生息重任的新婚夫妻进行特殊的“性启蒙教育”,这在远古的年代可谓奇迹,是云龙山地白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耳子歌” 另一方面还反应出从远古的时代,山地白族人民便已推行“一夫一妻”制,夫妻互相忠贞不一的传统美德。

“耳子歌”正如有关专家所说的“蕴藏在云龙广袤土地上的每一项古老民间艺术,每打开一个尘封的盖子,它就绽放出一朵美丽的艺术的鲜花。“耳子歌” 正如一坛陈年美酒,越品味越醇美而深远。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